林如海是好父亲吗?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尽早为林黛玉定下亲事?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对于林如海来说林,黛玉太重要了。林如海只生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意味着儿子是一根独苗,女儿是掌上明珠。

这两个孩子都会倍受重视!不过可惜,林黛玉的弟弟三岁就死了。

也就是说,林如海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女儿,林如海会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这一个女儿身上。

林如海是个好父亲吗?

在古代的世家大族中,父母同亲生子女间也存在因利益而产生的算计。

林如海同林黛玉,也逃不开这种算计。

可毋庸置疑,林如海依然是小时候《红楼梦》中最关心子女的父亲。

林如海可以为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儿林黛玉,聘请两榜进士贾雨村做老师;

林如海会亲自关怀女儿,教女儿惜福养身,指导女儿在饭粒咽尽后,过一时吃茶方不伤脾胃。

这样的做法,极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对比一下《红楼梦》中的其他父亲,他们会把管教女儿的责任,通通推到母亲身上,自己对女儿基本上不闻不问。

在比较之下才能看出来,作为父亲林如海是最优秀的。林如海,必然为他的亲生女儿计之深远……

一.谁的孩子谁人疼

贾宝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读者也会随着男主角的视角,去评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三位同样优秀又各有千秋的姑娘,谁是最适合宝玉的伴侣。

此时请您尝着换一个视角,从林如海的角度再看林黛玉。

林家的地位不低,同样是真正的贵族。林家虽然不比不得荣国府是勋贵,可也是传承了四代的列侯之家。

黛玉的爷爷,是真正有爵位的贵族;

到了林如海这一代,虽然已经没有爵位继承,但林如海才华横溢,他是真正的探花郎。

探花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如海是天子门生;

意味着林如海参加科举考试的每一步路,都是凭着真才实学考上去的,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的可能性。

林如海前途无量!

探花郎林如海使旧贵族林家,成为了清贵的书香门第。

贵族加清贵的林如海,娶了荣国公的嫡女贾敏为妻。

他们二人所生下的嫡女,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只凭着她一流的家世,就有足够的资本嫁到任何一个勋贵之家。

何况林黛玉,还有着足够的附加条件:

作者给了林黛玉世外仙姝的前世,这姑娘有着顶级的容貌;

林黛玉六七岁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读书都只在启蒙阶段,这时的林妹妹就读了四书,这姑娘才华横溢;

四书有多难?

现在举一个例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四书: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试想一下六七岁的小女孩学这个,就能知道林黛玉有多聪明了!

林黛玉会做精致的荷包、会裁剪,这姑娘精于女红;

林黛玉能算出贾府入不敷出,假以时日,林黛玉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谁家的孩子谁人疼,在林如海的眼中,这样优秀的林黛玉,足以匹配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林如海,当然要为自己的女儿精挑细选,才能定下婚事。

当林黛玉进荣国府的时候,不止荣国府会把林黛玉当备胎,林如海同样会把贾宝玉当备胎。

林如海会看上贾宝玉吗?

小说中描写的林黛玉进荣国,是这姑娘第一次去外祖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如海同贾宝玉,只怕也极少有接触。

在林如海的眼中,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贾宝玉是荣国公的孙子不假,可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次子,这一房根本没有爵位继承权。

贾政只是工部员外郎,非科举入仕的贾政,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意味着贾宝玉会不会有前途,全靠他自己。

林如海对贾宝玉本人,是什么印象?

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①像林如海这样的探花郎,为女儿择婿,首先当然要看家世,在门当户对的情况下,第二项就是要考虑男孩是否上进、好学。

厌恶读书的贾宝玉,很难得到林如海的青目。

②贾宝玉有很多优点,比如聪明、善良、有灵性。这些优点都是父亲为女儿择婿时的附加条件,更重要的是看男孩本身是否有出息,有担当。

无论是有出息,还是有担当,这两项要求,这辈子都别指望贾宝玉做到。

林如海很难看得上这样的贾宝玉,当林黛玉进荣国府时,林如海没有急着为林黛玉订亲,当时的林黛玉还只是个小女孩,女婿嘛,可以慢慢挑选。

至于后来的悲剧,不是林如海能够预料得到的。

在林如海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他一定会给林黛玉最好的。

二.不可直视是人心

林如海是探花郎,是两淮巡盐御史时,林家和荣国府门当户对,谁都会认为贾宝玉娶林黛玉是佳偶天成。

可一旦林黛玉成为了小孤女,她就不具有两家结盟的纽带意义,豪门贵族不会去结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这就是冰冷无情的现实。

林如海身为探花郎,必然有着顶级的智商,这点子人情世故,他必然能够看得通透。

虽然贾政是林黛玉的亲舅舅,可谁能保证林如海为林黛玉订了亲,贾政这位亲舅舅就能信守承诺!

如果人家退亲呢,如果人家不娶呢?在古代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只能让女孩子陷入极大的痛苦中。

在古代,退亲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奇耻大辱。同样是《红楼梦》中的故事, 张金哥因为父亲为自己退亲,选择了恪守封建礼教,那可怜的姑娘自缢而亡。

同样是《红楼梦》中的故事,薛家为薛宝琴同梅翰林的儿子订了亲。

可那又能怎么样?

梅翰林家是书香门第,怕坏了名声,不敢轻易退亲。看梅家早就看不上已经落魄的薛家,同薛家的婚事,梅家选择了一个拖字。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一回是薛宝琴进荣国府的第一年。

等到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就已经是薛宝琴待嫁的第二年了。

等到红楼梦的第70回,又开启了新一年的故事。

为了嫁人,薛宝琴已经等了三年。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薛宝琴极有可能需要一直等下去,等了一年又一年。

这样的悲剧,完全是具有顶级智商的林如海能够预见得到的。

爱之深,必然计之远!

林如海,不能为林黛玉和贾宝玉订亲。如果等林黛玉长大之后,荣国府愿意求娶林黛玉,意味着林黛玉有一个温暖的归宿。

如果林黛玉长大之后,荣国府不愿意娶林黛玉。那时荣国府,完全可以将林黛玉当成自己家女儿,同样会被林黛玉择一个门当户对之家,这未必就不幸福。

林如海两淮巡盐御史的职务,意味着他是京官,林家必然会在京都置办自己的产业。

王熙凤一直对林黛玉很好,这自然是出于亲情,可更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可直视是人心,亲情从来没有利益来得牢靠。

林如海见过贾琏,那时的林如海,必然会把贾琏的利益同林黛玉的利益进行捆绑。比如让贾琏帮助林黛玉照管林家的产业,收益让贾琏同林黛玉五五分账。

经济基础决定了女人的地位,小富婆林黛玉,有足够的资本富足地度过一生。

林黛玉的悲剧在于,这姑娘实在是太痴情了。前世的宿命,决定了今世的林黛玉,要将一生的眼泪还给贾宝玉。

当她心已碎泪已尽,留下血泪的那一刻,就是她生命的终结之时。

当荣国府迅速衰败,贾宝玉必须联姻皇商薛家,两家抱团取暖;

当荣国府迅速衰败,荣国府的当家人必须让林黛玉高攀,借助外力换来支援。

如果林黛玉爱慕虚荣,如果林黛玉有青云之志,这姑娘都有机会安稳地过一生。

林如海对人心的把握,从来都没有错。如果一定要追究错误,只能说是林黛玉的痴情,将自己耽误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