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打得最惨烈、最激烈、伤亡和损失最大的就是苏、德战争了。
苏、德两国从北极圈一直打到了欧洲心脏地带的易北河,战线绵延几千公里。每场重大战役,双方都投入百万大军,坦克数千辆,火炮数万门。说白了,苏德战争是一场双方不死不休的大决战!
1941年6月22日,已经基本搞定了西欧的德国战争狂人希特勒集中了:550万大军、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苏德战争一开始的时候,苏联人面对德国的大举进攻,可谓是一败涂地的存在……
开战第一天:苏军损失了1200架以上的飞机,其中800架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德国人炸毁在了机场的跑道上。
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里,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万苏联红军被俘。
基辅战役中被俘虏的苏军士兵
随后德军在基辅战役中又一次大胜了苏军,此战苏联有多达66万人的军队被围歼。这场战役被希特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
1941年7月15日,通过激烈的战斗,德军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此战德军又围歼了苏军的十几个主力师;此时,德军距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了。
苏、德战争开打的前四个月里,苏联损失兵力在300万人以上,武器装备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轻武器417万件以上、坦克和自行火炮损失在15600辆以上、各种火炮70000门以上、作战飞机损失在7300架以上。除了这些以外,苏联人的各种战略物资、后勤物资上的损失可谓是不计其数的。
其实苏联人之所以在苏德战争前期完全被德国人“吊打”,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苏联人自己把自己给折腾残了(集体化、大清洗);
二是,德国人属于突然袭击,苏联人并没有准备好;
三是,当时德国的战争实力实在是过于强悍了。
此时的希特勒的目标只有一个——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此时苏联人的目标也只有一个——誓死保住自己的首都莫斯科。
一场二战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开打——莫斯科会战开始了……
1941年9月底,德军人开始发起了对莫斯科的总攻。此次希特勒几乎出动了所有的精锐:德军用于莫斯科方向的兵力达180万,74个师又1个旅、1700辆坦 克,1.4万门火炮,1390架飞机。
苏联一开始用于防守莫斯科的兵力还是严重的不足的,大概有:军队125万人、共75个师,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677架作战飞机。
一场关系到苏联人生死存亡的战役开始了。莫斯科会战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做:最凶猛的进攻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
说实话,苏联人的这点兵力按照以往的苏德战场经验来看的话,那是绝对阻挡不了德国人的进攻的。
莫斯科会战一开始的时候,德军依然延续了以前的强大进攻能力。战争打到1941年11月的时候,莫斯科的外围阵地就被德军完全占领了,苏军还是成建制的被德军围歼。
此时希特勒充满信心地告诉部下:就算莫斯科主动投降也不接受,他一定要彻底击垮斯大林。当时德军最前线的军队离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距离了。可是这最后20公里的距离,德国人始终没有跨越过去。
莫斯科会战的最终结果是:德国人在丢下50万具尸体以及损失了不计其数的装备以后,不得不宣告:莫斯科会战的失败,苏联人最终取得了这场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战役的胜利。
我认为,苏联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原因一:莫斯科是苏联人“最后的阵地”已经无路可退了,苏联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爆发出了巨大的战争意志力
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如果莫斯科再被德国人快速地占领了的话,那么整个苏联真的有“全面亡国”的危险了。
一般到这个时候,总会出现一些“投降的声音”——此时苏联的高层开始摇摆了起来,他们认为应该撤退。
在苏联这最最关键的时刻,有一个站了出来:斯大林在最后时刻向全苏联宣布——自己会勇敢地留下来与德军做最后的生死对决。
不是有句名言叫做:“苏联虽大,但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我认为这句话,斯大林做到了也做得很好。
由于斯大林坚定地留在了莫斯科,所以此时整个苏联,无论是最高决策层还是普通的士兵以及莫斯科的市民们,他们都抱定了同一个目标——誓于莫斯科共存亡。
这个时候整个莫斯科城市以及周围,无论男女、无论老幼、无论是士兵还是普通老百姓,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苏联战士。
当时无数的苏联人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前线与德军展开了生死搏杀;无数苏联人拉响了手雷与德军同归于尽;无数的苏联人开着飞机、坦克冲向了德军阵地再也没有回来……
莫斯科会战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德军在苏联的土地上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莫斯科会战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最后生死时刻所爆发出的强大的、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原因二:上天又一次眷顾了苏联人
苏联人有一个致命的、强大的武器——坏天气。上一次拿破仑已经被这个武器所击败,这一次同样命运又降临在了希特勒的头上。
德国人虽然在苏德战争的初期取得了势如破竹般的胜利,可是也暴露出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后勤保障不足,特别是御寒的衣物不足。
德军的后勤保障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当时苏联人虽然打不过德国,可是他们坚决地实行了一条战略——“坚壁清野”战术。说白了就是,你可以占领我的土地、消灭我的士兵,可是不要妄想得到一点战略物资的补充。
苏联把所有能用的、能吃的、能喝的东西全部销毁掉。德国人占领的地方往往除了苏联难民以外啥也没有。这样的情况下:德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莫斯科会战打到1941年11月的时候,苏联人一个强大的秘密武器出现了——极寒的天气。上天开始眷顾莫斯科了,零下几十度的天气让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由于德军的坦克、战车缺少防冻措施和防冻液,无数的装备直接趴窝了,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其实比武器失去战斗力更加可怕的是:德军缺少抵御严寒的冬装。此时无数的德军士兵被冻伤、冻死在阵地上,战斗力大幅度减弱、战斗意志力也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了。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苏联人从远东抽调了上几十万大军回来,这些军队成为了压死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早在1941年4月的时候,苏联和日本就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了。不过说句良心话,没有实力作为后盾的这种条约和废纸也没啥区别。苏、德当年也是签订了这样的条约的,结果不还是一样。
话说回来,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偷袭对手。当年的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后来的偷袭珍珠港事件告诉我们:日本人是不会守信用的。
我们知道日本人的特点,苏联人就更加知道了。当时苏联为了震慑日本或者说是为了防止德、日的双向夹击,苏联在西伯利亚的远东地区驻扎了一只强大的军队。
当时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已拥有1,737架飞机,还拥有近300艘舰艇。苏联在远东的驻军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正是这支强大的防御力量,才使得日本不敢贸然侵犯苏联。
佐尔格提供了关键的情报
其实在莫斯科会战刚开始的时候,苏联人依然不敢贸然回撤远东军队回来对德作战的。一直到一个人发了一封绝密的电报给斯大林,才最终迫使斯大林下令:将远东的军队抽调回来保卫莫斯科。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理查德·佐尔格。他领导着一个叫做“拉姆扎”的组织,这个组织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潜伏在日本的东京,用来刺探日本人的动向的。
后来经过不断的刺探,他得到了一个绝密的消息:日本人无意进攻苏联,他们的下一步目标是美国。
正是得到了这样的情报,斯大林才敢于把防守日本的精锐远东军撤了回来。 回撤的军队包含: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之师。这些精锐部队回到莫斯科以后,成为了苏联最后反击德军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其实这也非常好理解的,当时德军和苏军正处于你死我活的胶着状态,谁也不能彻底的干掉谁。可是来了一只生力军以后就完全不同了,这也成为了苏联在莫斯科会战中压死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出情报的佐尔格后来被评选为“苏联的英雄”,也被苏联人称为“红色谍王”。由此可见,这封情报的重要性以及远东回撤军对整个莫斯科保卫战的巨大贡献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