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块钱以内的手机明明就很好用了,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也不是很有钱还要买更贵的了? 难道贵就是好吗?
文/小伊评科技
答案很简单,因为贵得更好且好得多。
3万的五菱宏光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一辆家用代步车的所有需求,载人,拉货,上高速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大家还要买宝马,奔驰等高端车呢?因为宝马奔驰可以带来更充沛的动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更优秀的避震性能。虽然他们都是车,虽然他们都有四个轮子,但是除了这些基础的相同点之外,其他方面全部不一样。
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说,在满足基本诉求之后,肯定是要追求更高维度的享受,这就是人的本能。
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2000元的手机确实够用了,尤其是一些主要以性价比为卖点,配备了旗舰处理器的手机,譬如红米K40,IQOO neo 5,realmeGT系列等,单就系统流畅度,游戏体验,续航等基础体验方面确实和高端机没啥大的差别。
但是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中端机毕竟只是中端机,和高端机的差异是明显,接下来笔者也就来客观的总结一下一款2000档的中端机和高端机的主要差距。
差距一:手机形态。
90%的中端机都是以直屏为主,仅有少量的主要以女性市场为主的机型可能会配备曲面屏,而且也都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曲面屏,用户几乎没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
而反观高端机,既有直屏手机,还有曲面屏手机,另外还有折叠屏手机,而且曲面屏手机还可以分为微曲机型,譬如三星Note20U;小曲率手机以及大曲率手机(华为Mate40Pro),形态和外观也各有不同,用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种在形态上的差异,确实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
差距二:CMF设计,细节用料,
手机行业和乘用车市场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越是高级的产品,其在设计,外观方面的表现会更加的出色。在设计方面,2000元档的机型几乎不会有什么特别具备辨识度的外观设计,几乎都是高端机型的模具在阉割之后的下放,或者就是行业ODM供应商现成的公版模具,调整一下颜色,仅此而已。
而高端机,在设计方面通常会更加的考究,都会拥有比较独特的辨识度,并且在拥有辨识度的同时还会兼顾美观度。
另外在材质用料方面,中端机和高端机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在中端机市场,能够用上玻璃后壳+金属中框就已经是天花板的水平了;而在高端手机市场,铝合金+玻璃这只是最低配置,陶瓷后壳,素皮后壳,不锈钢中框,陶瓷一体中框等等不一而足。
有些人可能会说了,这些外在的材质,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什么价值呢?三个字——“高级感”。大家一定要明白,所有的高级感都是通过细节来表现出来的,如下图所示,这是iPhone12和iPhone12Pro的对比,这两款手机的层次感就是通过后摄数量,中框材质以及颜色处理这三个方面所体现的。
至于中端机和高端机的差距那就更明显了,如下图所示,这是小米11和红米K40的正面对比情况,小米11在下巴,额头,边框的处理层面都要比红米K40优秀得多。
差距三:屏幕
中端机清一色的都是1080P的屏幕,如果是OLED屏且屏幕尺寸大于6.6英寸以上,其换算下来的PPI甚至还没有达到视网膜屏幕的标准——326ppi,而高端机基本上已经普及了2K屏,就算再差也都是伪2K的级别,换算下来的PPI可以达到380甚至400以上,远远超过了视网膜屏幕的标准。屏幕精细度方面会非常的有保证。
另外,高端机所用的屏幕都会采用更好的发光基材,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色准,更广的色域,更加通透的显示效果等等,在素质上明显要比中档机型好得多。具体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对比图,小米11的屏幕在饱和度,对比度方面都是最好的,画面也更加通透。
差距四:影像配置。
中端机和高端机在影像配置方面的差距也是天上地下,中端机最多只会配备一颗公版的主摄,至于副摄几乎都是打酱油凑数的。至于OIS光学防抖等配置那更是稀缺。而高端机,基本都会配备一枚顶级的Senser,副摄的素质也都很有保证,至于防抖都细节配置也都是应有尽有,而且大多在拍摄算法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倾斜,其最终的成像素质远比中端机要好得多。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场景下,譬如夜景,逆光场景等等。
差距五:特色配置。
中端机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排列组合,我用33W+5000毫安时电池,你用66W+4000毫安时电池,本质上大家都差不多,几乎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具备排他性的配置。
而高端机就不一样了,每款高端机都会拥有一两个自己独有的排他性配置。譬如VIVO X70Pro+的蔡司镀膜,V1芯片;小米12U的1/1.12英寸超大底的传感器;OPPO FindX3Pro的显微镜头等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总之啊,高端机就是高端机和中端机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一定要千万记住。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