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恒公的丞相管仲在华夷之辩中说到华夏与夷狄之分,那就是姓姬和姓姜的诸侯国都是华夏,在华夏的周围是“西戎、北狄、南蛮、东夷”,其他的都是夷狄。
在今天的陕西岐山周原,有一个叫古公亶夫的人,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的高祖父,他是黄帝第15-16代的子孙。被周武王认定为周太公。古公亶夫称自己的族人为华夏,“华”是以陕西的华山,“夏”以陕西的汉水源头,以自己地域名称作为自己的族名。
(汉以前,传说中的黄帝“帝”字是一个女性。)
黄帝姓姬,炎帝姓姜,陕西境内有姬水和姜水。由于是女字旁,人们认为炎黄来源于欧洲,欧洲人崇拜女性。在大约3500年前,有一支从黑海进入高加索,再从蒙古高原到达河套地区,他们从河套地区进入今天的陕西。在历史上被称为“大月氏”人,他们将牛羊马带进了中原,当时中原地区只有猪狗鸡。
秦始皇和汉高祖刘邦认为炎黄是外来的,蚩尤是本地的。原因是秦始皇姓嬴,刘邦属于楚国姓芈,一个被认定为西戎,另一个为南蛮。所以他们都祭拜蚩尤庙,不祭拜炎黄或孔庙的。楚汉相争,项羽和刘邦为推翻秦朝树立了一个楚怀王,楚怀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建立的朝代为“汉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但是真正建立大一统的是汉朝。汉初时,刘邦、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信仰“黄老之学”,到了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被儒家认定为炎黄的道统,也是华夏的正宗王朝。
隋唐是延续鲜卑北魏拓跋的后裔,但是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自称是老子的后代,他们信仰老子的道教,科举考试用老子的《道德经》。但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将两个兄弟给杀死了,为了表示对父亲李渊的惭悔,尽然吸噬父亲李渊的乳头,这种与汉人格格不入的风俗,暴露出他们原是鲜卑人的本来面目。但是,史书是有儒生们写的,由于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繁荣昌盛的王朝,也被认定为炎黄子孙的道统,是华夏正宗的王朝。
赵匡胤祖籍是河北清苑,赵匡胤的曾祖父赵珽和高祖父赵眺在河北藩镇任官,他们是安禄山(粟特)史思明(突厥)的部下,是最早汉化的沙陀人。河北远离洛阳和长安的中心,河溯地区胡化严重,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才被移民到全国18省。赵匡胤黄袍加身,祭拜祖先时,一脚将青铜器踢翻,并说我的祖先不认识这些东西,说明他不承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是,北宋建立在中原地区,北宋期间出现了大批儒生,象欧阳修、司马光、程颢、程颐等,南宋时有大儒朱熹。所以也被认定为炎黄的道统,华夏正宗的朝代。
蒙古忽必烈将中亚、西亚的色目人带进中原,西亚有一支钦察.吐吐哈家族,他们信仰摩尼教,讲突厥语,与其他色目人有天壤之别,他们是色目人的少数(大部分色目人信仰伊斯兰教,讲突厥语)。朱元璋早期信仰摩尼教,明朝建立后改信仰儒家。明初时,朱元璋将秦始皇移出祖庙,将忽必烈请进祖庙。朱元璋认为秦始皇不信仰儒家,不是炎黄子孙,是西戎。忽必烈尽管信仰藏传佛教,但是他建立了大一统朱元璋前朝的中原王朝。由于朱元璋改信仰为儒家,所以儒生们认为朱元璋是炎黄的道统,也是华夏正宗的中原王朝。
说起华夏,应该算是孔子的功劳,孔子的儒家是从周礼中分化出来的,儒家将周礼延续到今天。所以我们到今天还仍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炎黄子孙以及华夏儿女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