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是互联网上最古老的顶级域名之一,通常被用于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的网站。 .org域名代表的是组织(organization)这个概念,是英文单词organization的缩写。作为一个顶级域名,它被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管理和监管。
.ORG的历史
.ORG顶级域名最初是由美国政府资助的互联网创始人、斯坦福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Jon Postel 创建的。Postel在1985年创建了最初的互联网域名体系,.org最初是为非赢利组织或个人而创建的一个域名。.org域名的初始目的是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以便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
由于.ORG域名最初是为非营利组织和个人而创建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许多慈善机构、非营利组织、开源软件项目等都使用.org域名来展示他们的网站,以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资源。
.ORG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org域名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许多公司、政府机构、学术机构、个人博客等也在使用.org域名。不过,.org仍然被广泛地认为是面向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服务机构的域名,因此仍然是许多非营利组织的首选域名。
.ORG域名为什么禁止备案?
在中国,.org域名是被禁止备案的,原因是涉及到互联网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问题。在中国,备案是指通过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提交网站相关信息,获取互联网内容发布许可证,并在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处完成备案手续,以确保网站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任何网站都必须经过备案,否则将被视为非法网站。
.org域名的注册并不受中国政府的直接控制,也不受国际互联网治理机构ICANN的管辖。因此,中国政府不能直接干预.org域名的注册和管理。同时,.org域名被广泛应用于非营利组织和公益机构,这些机构通常会独立于政府和商业机构运作,他们的网站内容和活动目的并不涉及政治、宗教、色情等敏感领域,因此他们不需要在中国备案。
由于中国政府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和政策的限制,一些使用.org域名的非营利组织和公益机构在中国境内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他们可能无法获得中国境内的域名解析服务,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访问,或者被中国政府视为“境外势力”而被封锁。
.org域名的管理和注册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9年,ICANN宣布将.org域名的管理权出售给了一家名为“Ethos Capital”的私人投资公司,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担忧。许多人认为,将.org域名的管理权交给私人公司可能会对非营利组织和公益机构的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的网站受到商业利益的压制和限制。
.org域名的禁止备案与互联网管理制度和政策、国际互联网治理机构的管理和私人投资公司的运营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中国政府不能直接控制.org域名的注册和管理,但他们可以通过限制域名解析服务等手段间接影响.org域名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