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挖!
挖了要出大事!
有人说,秦始皇陵的部分秘密就藏在中间土墙中,保留土墙才是上策,从科学角度出发,土墙对于整个俑坑而言,确实有着巨大作用。
秦始皇陵墓修建过程总耗时39年,动用人力约72万人,根据史书记载,实际修建人数可能高达80万,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0%左右,是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秦始皇陵修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26年,难度最大,因为涉及到陵墓的选址、设计、框架等等,为之后的修建工程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否则多次改动,不仅浪费人力,还浪费时间。
第二阶段约9年,在陵墓主体框架完成后,秦始皇就动用大量人力,加速修建皇陵。
第三阶段为皇陵收尾阶段,由于地下工程已全部完工,只要等秦始皇葬入其中,随后就能完成封土工作,不过这阶段也是最乱的时候,当年农民军起义,周文率军直接打到了习水(现在陕西省新丰镇)附近,离秦始皇陵墓很近。
当时刚继位的秦二世由于缺乏战争经验,只能向群臣求助,章邯认为,秦军驻扎之地远在边疆,此时再往回调动已经来不及了,不如赦免骊山奴隶,征集修建陵墓的年轻壮士,整合成一支军队用来对抗叛军。
所以在最后收尾阶段,秦始皇的陵墓工程,只能仓促中止,草草收尾。
在《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皇陵的坟高大概115米,我国在1961年对皇陵坟高进行勘测后,得出的结论只有43米,1982年精密勘测后数据为55.05米,坟高降低了一半多,可能原因是皇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毕竟还有多次地震。
根据现代技术勘测,封土底部是长方形,东西宽485米,南北长515米,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封土外围有两道长达10千米的内城垣和外城垣,四周以及东、西、南、北侧,分布着几百座地下陪葬坑。
1.土墙起到承重作用
先不说秦始皇陵内部的墓穴设计,目前挖出来的俑坑构造已经明了,秦人先用质地坚硬的青砖铺在地表,如果对古代历史有所研究,就会发现很多古墓都会用到青砖。
铺完青砖后就会建造隔墙,由土质纯净的黄土夯筑,在土墙两侧竖立木柱,一方面是固定土墙,另一方面也会分摊上面的作用力。
之后秦人用棚木封住顶部,在棚木之上还会铺设一层席子,因为上面有封土,细小的泥土颗粒难免会从木缝中流到俑坑里,粗细两种席纹可以杜绝此类现象,兵马俑就在放置在内部被撑起的空间中。
所以从这个构造来看,土墙起到的是承重作用,就算顶部有纰漏,有多道土墙在,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没有土墙阻隔,可能一个兵马俑倒了,几百数千个兵马俑跟着遭殃。
2.土墙能起到分类作用
按兵种划分,兵佣可分为步兵、骑兵、车兵;按着装划分,兵佣可分为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除此以外,兵佣之间还有多类作战武器,例如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等等,当然作战姿势、工具不同,俑也可分为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车兵俑、驭手俑。
秦人特别注重身份等级,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兵佣,都会被规划整体的布置在不同区域中。
在挖掘的一号坑中,三排弓弩手站在军队前列,左右两侧为武士,中间为步兵及战车,最后由一列武士压阵。
俑坑坐西朝东,一号坑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三个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二、三号坑位于一号坑后左右两侧。
从俑坑的排兵布阵来看,秦人对于等级、兵种等划分十分严明,土墙能起到良好的“分类规划”作用。
3.当下没有拆除土墙的必要
兵马俑被发掘之初色彩十分丰富,但之后在氧化反应下,这才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土灰色,这也是没有继续挖掘秦始皇陵的一大原因。
被挖出的兵马俑,如果长期处于流动空气下,由于空气中带有水分,可能若干年后还会“变质”,而一道道错综复杂的土墙,刚好能隔开流动的空气,变相保护兵马俑,虽说如今有关部门对兵马俑保护措施很到位,但多一道防护措施,总是没有错的。
而且我们要考虑的是,从某种意义来讲,土墙也属于古文物,如果要拆除,用什么拆?
挖掘机直接推掉肯定不行,动用铁锹等等,虽然行得通,但在拆除过程中碰倒了旁边的兵马俑怎么办?
有人说可以把全部兵马俑转移,这也不现实,首先每一个兵马俑价值昂贵,其次兵马俑数量太多,转移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纰漏。
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无法100%保护文物,当年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过2000年轻的新鲜藕片,结果没注意接触到空气后,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灰。
正是由于文物难以保存,加上定陵的悲剧,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对古墓的发掘采取保守型的不主动模式,除非古墓存在危机,这才会进行保护性发掘,例如海昏侯墓,当时一批盗墓贼已经挖了个盗洞,并且把里面的古文物金器拿到外界售卖,这批盗墓贼被抓后,我国有关部门意识到古墓可能被毁,于是展开紧急保护式发掘。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秦始皇陵墓太大了,兵马俑一号坑的大棚,就已经快达到技术瓶颈了,而一号坑和皇陵比起来,简直小到微不足道。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秦始皇陵时,就需要建造一个完全罩住陵墓的空间,为了不破坏地下墓穴结构,在不打桩的情况下,怎么给一座小山面积大小的陵墓造大棚?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勘测,皇陵内部并没有出现坍塌,之前是什么样,现在里面还是什么样,既然如今技术不过关,内部又没出现变故,当下不挖掘才是对秦始皇陵最大的保护。
——END——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