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为何愿意承担高速公路通行费,也不愿意走免费通行的国道呢?
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是个讨论许久的话题,费用确实比较高,但公路的建设成本也很高,作为经营性质的公路不考虑收回成本也就无法去规划建设;普通家用代步车每公里的成本在0.3~0.5元之间,这要比一些车辆的油费成本还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通勤成本可以低至0.1¥/1km左右。那么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司机选择高速公路通行,而对免费的国道和省道有所排斥呢?
原因应当有三点,分别为:
高速公路的限速基本都是120km/h,部分特殊路段会低一些,假设规划1000公里的往返行程,全程高速公路就只需要8.33个小时,走国道要多久呢?国道的限速标准是不确定,正常标准应为80km/h,但有部分复杂路段可能要降低至60km/h,经过城镇集市更是要降低只20、30、40km/h不等的低时速,综合算下来怕是能超过60km/h就算难得了,而且这还是没有加上红绿灯所消耗的时间。
那么相同的里程就要行驶16.66小时,比高速公路多出8.33个小时,也就是多出了一倍的时间。
「时间成本」是必须要计算的, 不论出行的目的是什么。
自驾旅行或者工作通勤都要计算时间,旅行总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除非是为了享受驾驶乐趣的公路旅行,只不过这种旅行方式目前还是很冷门的;为了工作而出行更要计算时间,多浪费一分钟就可能失去一个订单或者一笔收入,所以“赶时间”决定了高速公路有绝对优势。
对于卡车而言自然也要考虑时间成本,比如跑长线的集卡或轻卡,这些车用一天的时间可以从天涯海角开到首都;这一天的时间虽然承担了相当的通行费,但是一趟的收入就可能是几千到几万,假设去掉通行费是5k,一天就赚了5k;而走国道可能要两天,省下的一两千元的通行费后,平均到每一天赚的还不足5k,那么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做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时间成本是需要计算的。
「行车安全」是高速公路的绝对优势
两大优势:
高速公路是只允许机动车驶入的,而且轻便型低速车都不可以进入,非机动车和行人当然就更不可以了;只有汽车则车流通行会相对规律,因为这些车辆的驾驶员接受的都是一样的驾驶培训和交通法规的教育。
可是在国道上就要面对各种非机动车和行人,同时车道还没有进行隔离,双向车道还要注意着前方会不会有借道超车的对向车,夜间总要频繁的去切换远近光提醒对方的车辆;这样的驾驶强度要比高速公路驾驶高了一倍甚至更多,高频率的操作和思考的强度不低于体力劳作,是非常容易疲劳驾驶的,而且也很容易走神。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率,长途驾驶的车辆往往倾向于高速公路,中短途则以国道或省道为主;至于“定责简单”的意思是指车于车的定责很简单,有视频记录则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但是与非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往往很难定责,原因首先是“强弱势之分”,其次则是国道有很多监控盲区,有些交通事故是说不清楚的,最终汽车即便事实无责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所以为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高速公路也是长途驾驶的不二之选。
最后需要了解的就是避免违章了,高速公路虽然也有不同路段的不同限速,但普遍都有合理设定的警示路牌,驾驶车辆不分神则轻易不会违章;尤其是现在的准智能汽车,加上各种辅助驾驶程序的帮助基本不会违章。
可是国道和省道的不同路段限速差异较大,有些路段也缺少清晰的指示牌,在夜间驾车会车的时候更是很难看清楚;那么违章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容易疲劳驾驶的状态中更容易违章。所以高速公路是不错的选择,车速快不等于不安全,因为大家的车速都很快。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