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迷你鹦鹉鱼有几种品种这个问题,迷你鹦鹉鱼有多少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迷你鹦鹉鱼是很好养的,它们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不高。水温控制在25-30度,PH值控制在6.0-7.0之间就可以。因为它们领地意识较强,饲养者可以提前划分好领地,最好在鱼缸内放入躲避屋或者陶罐。另外要注意饲养密度不要太大,因为鱼多的话水质容易变差,一般60厘米的鱼缸养4-6条最合适。 一、迷你鹦鹉鱼好养吗
迷你鹦鹉鱼好养的,它和鹦鹉鱼的习性比较相近。只要将温度控制在25-30度,保持水质呈弱酸性,每天给它们喂食,它们就可以健康成长。
二、饲养迷你鹦鹉鱼需要注意什么
1、温差:迷你鹦鹉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在饲养的过程中注意不要突然降温或升温,换水时温差也不要超过2度。
2、食物:迷你鹦鹉鱼可以接受大多数的食物,而且比较贪吃。饲养者在喂食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搭配,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可以用丰年虾、蚯蚓等活体饵料搭配人工合成饲料一起喂,活饵在喂食之前要消毒。
3、氧气:迷你鹦鹉鱼虽然是人工改良的新品种,但是它们和鹦鹉鱼一样,天生对氧气的需求量就很高。所以在养殖期间氧气泵最好24小时开着,没有氧气泵的话也可以把过滤器常开着。
4、饲养密度:迷你鹦鹉鱼的领地意识非常强,所以饲养密度不能太高。虽然迷你鹦鹉鱼的体型较小,但是攻击力是比较强的。饲养者可以根据鱼缸的大小调整密度,最好比标准的密度稍小一些。
一说到鹦鹉鱼,印响最深的就是它憨憨的可爱模样,还有人会想到骡子一词,之所以想到这个那是因为雄性鹦鹉鱼是骡子没有繁殖能力,可是鹦鹉鱼怎么分公母呢。公鹦鹉鱼繁殖能力很差,也可以说没有繁殖能力,但是母鹦鹉鱼还是可以产卵的。
我们都知道鹦鹉鱼本身是杂交品种,所以公鹦鹉没有繁殖能力,但母的鹦鹉鱼可以的,大家用罗汉、红魔鬼、紫红火口等慈鲷公鱼可以杂交。关于鹦鹉鱼怎么分公母,小鱼目前没什么办法区分,必须是十几公分以上的中大鱼,鹦鹉鱼论坛鱼友有一些体会,不过不是科学论证的:
1、公的鹦鹉体色比较红,母的略淡,也容易变白。
2、公鹦鹉鱼背鳍、臀鳍略尖长,有时能超过尾鳍。母鹦鹉鱼一般不超过尾鳍,明确区分公母有利于鹦鹉鱼繁殖。
3、公鹦鹉鱼比较好斗,起头的可能性略高。母鹦鹉鱼在产卵前也会突然起头(不是绝对的)。
4、公鹦鹉鱼看生殖孔部位比较平滑,突出部分很小。母鹦鹉鱼生殖孔部位突出较大,明显可见。
5、公鹦鹉鱼腹部平滑,母鹦鹉鱼略膨胀,到邻近产卵时尤其如此。(这也需要区别品种,有的鹦鹉鱼体型本来就圆,腹部也很圆,有的体型很长,即使是母的腹部也不圆,所以需要同品种间比较。)
其实对于鹦鹉鱼怎么分公母,它的雌雄鉴别和其他慈鲷科一样,可以轻易地根据背鳍长短加以区分;看生殖器,V型的是公鱼,U型的是母鱼。母鹦鹉鱼虽然能够产卵,但是不会孵化的,这就是因为它们是杂交的产物,就象家畜中的马和驴杂交产出的骡,同样不具备生殖下一代的能力。如果,想繁殖鹦鹉鱼,那么只能再从雄性的红魔鬼和雌性的紫红火口的杂交入手,希望能创造出新型血鹦鹉品种!
第一, 颜色,迷你鹦鹉鱼在挑选的时候最好条纹明显,身体有些荧光色,打灯特别好看。
第二,观察鱼鳃一定要对称。
第三,公鱼要选上下鱼鳍要长的。母鱼选择身体短圆圆润的。
第四 ,公母平衡, 如果你想要鹦鹉鱼们和谐相处,最好让公母数量平衡,不然为了母鱼打的死伤惨重。
迷你鹦鹉鱼公鱼特征:
1、头部上方至背鳍最前端处有肉状瘤突起。
2、发情期尾鳍连接尾炳基部处及臀鳍靠近尾鳍处会发红。
3、一般雄鱼背鳍末端拉丝较长,通常可以长于尾鳍(但这个判断方法不是特别准确)。
4、雄鱼的体型会比母鱼更大,颜色更鲜艳。
迷你鹦鹉鱼母鱼特征:
1、母鱼头部上方至背鳍最前端无突起。
2、发情期尾鳍连接尾炳基部处及臀鳍靠近尾鳍处会发黄,腹鳍至臀鳍间偶见输卵管突出。
3、一般雌(母)鱼背鳍末端拉丝较短,但也有尾鳍较长的(但这个判断方法不是特别准确)。
4、母鱼体型比雄鱼小。
迷你鹦鹉出生五六个月。
热带观赏鱼,由人工培育改良的观赏鱼品种, 始于台湾,2016年后流行于内地。外形与习性相似于美短鲷:九间始丽鱼。体型娇小,圆滚可爱。皮实好养,饲养繁殖乐趣大,深受广大鱼友喜爱。
迷你鹦鹉出生五六个月成年进入繁殖期 。成年雄鱼鱼鳍拉丝纤长,背鳍拉丝超过尾鳍,雌鱼背鳍不超过尾鳍;同龄鱼雄鱼个大,雌鱼个小;发情期雄鱼鱼鳍发红,雌鱼鱼鳍发黄,雌鱼腹部有橘红色斑片。
生活习性:迷你鹦鹉领地意识强,好斗,喜欢躲避屋,会因争夺领地打架,发情期更甚。一般划区域饲养或大量饲养避免争斗。有筑巢习性,通常是在躲避屋前方,叼砂石,推石头,筑造一个低洼地的巢。
配对
群居的迷你鹦鹉发情期自行配对,母鱼肚子发黄后会有公鱼追求,一般配对成功的是缸内体型较大较强壮的公鱼。公鱼带领母鱼到自己占领的躲避处,共同守窝繁殖。
单独的两条公鱼母鱼在非发情期不好配对,容易打架。可将两条鱼先分缸饲养,等到母鱼肚子变黄再把公鱼放入,成功几率大大增加;
或缸中加透明隔板隔开两条鱼,等到母鱼肚子发黄,两条鱼隔着隔板体态放松,互相追逐形影不离,即配对成功,拿走隔板即可。
已成对的迷你鹦鹉在换缸换水环境变动后也可能分开忘记对方,可以按以上方法再次配对。
迷你鹦鹉鱼分公母的时候,可以根据它们的体色、生殖孔、背鳍、臀鳍、尾鳍等来区分。
看体色,公鹦鹉鱼的颜色较红,母鹦鹉鱼颜色较淡,有的可能为较白的颜色。
还有就是看生殖孔部,公鹦鹉的生孔部官较平滑,母鹦鹉的生殖孔部较大,较突出(因为要产卵吗)。
还有就是看背鳍、臀鳍和尾鳍,公鹦鹉鱼背鳍、臀鳍比较尖和长,有时候能超过尾鳍,母鹦鹉鱼较短,一般不超过尾鳍。
鹦鹉鱼是不同品种的鱼杂交而成,所以公鹦鹉鱼没有生殖能力(和骡子类似),母鹦鹉鱼可以和其它品种的鱼杂交产卵,进行繁殖。
1、长叶九冠。2、红斑皇冠 。3、迷你皇冠。
长叶九冠产于中美洲以及巴西南部,是一种很长的大型观赏水草。与精致小巧的鹦鹉鱼搭配非常的合理,而且对比明显突出。长叶九冠披针叶或者椭圆叶,一般长长15-25厘米、宽3-10厘米,两端很尖。当然,这需要选择较为高大的水族箱来饲养,而适宜生长的水温在22-28摄氏度之间,与鹦鹉鱼的生活环境也非常接近。
红斑皇冠原产于圭亚那、巴西西部到阿根廷。这种水草呈箭形或是心形、椭圆形叶片,一般长20-30厘米,也需要较大的水族箱来饲养。同时,红斑皇冠的生长需要强光照射、肥沃的基石以及弱酸性水质,适合生活在20-27摄氏度的水温中,当然这与鹦鹉鱼适合的水质环境也不冲突,两只可以混养。
迷你皇冠原产于巴西,水草呈现披针叶形,一般长度在5-15厘米,宽0.5-1厘米左右,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关照条件,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这个水草的体形小巧使它成为可以随意布置于水族箱里的水草。作为前景草更是优良。适合生长在22-27摄氏度,也是饲养鹦鹉鱼最常见的搭配水草品种。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