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家研究指出,现在的“淡饭”是指富含蛋白质的天然食物,它既包括丰富的谷类食物和蔬菜,也包括脂肪含量低的鸡鸭牛羊的肉。通俗的讲粗茶淡饭应该是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蔬菜水果也位列其中。而不是一昧的素食,不沾荤腥。
过去养猪需要从初春开始,一直养到年末宰杀,称作年猪。在村委大喇叭里吆喝吆喝,村里老少爷们就把猪肉都分了,以备春节时用,根本不用出去买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连猪都是自家养殖,也就是农村老人说的粗茶淡饭。
记得生产队的时候,父母为一家人的粗茶淡饭日夜奔波。白天都在生产队干活,晚上父亲要到场院里去看粮守夜,为的是多挣工分,多分粮食,一大家子的人都眼巴巴的等着分粮吃饭。 母亲在家里搂着三个孩子,相继哄孩子们睡觉。如果赶上夏季暴雨来临前夕,生产队割麦子日夜大会战,就不顾得晚上在家里看孩子了,父母在生产队日夜抢收麦子,只有八岁的姐姐就临时充当大人的角色,在家看着六岁的弟弟和三岁的妹妹,哄他们入睡。
那时生态环境好,猫头鹰也多,大人不在家,猫头鹰蹲在墙头叫得声声恐怖,胆小的姐姐吓得哇哇大哭,把两个小的都吓醒了跟着一起哭。等有从门口经过的大人听到哭声,赶紧捎信给在场院打麦子的母亲时,又累又饿的母亲一路小跑回来看看,姐姐为此没少挨揍。
天亮的时候,疲惫的父母回家,会有几根香喷喷的面鱼带回来,那是生产队给每个参加会战的社员集体管饭,大人没舍得吃,省下来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几个孩子一拥而上,眼巴巴等着大人发话开吃,天天地瓜干玉米饼就咸菜,早就吃够了,眼前的美食岂能错过?母亲把几块大的分给孩子们,只留一块最小的和父亲撕开小口放在嘴里尝尝,转眼孩子们吃得精光。现在想想,父母饿着肚子干了一夜的重活,只是为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为人父母真是不易啊。
那时候家里养的几只母鸡,下蛋后哪舍得吃?攒到五个,就是农村人说的半把鸡蛋,十个为一把。赶紧提到集市上换回几斤粗盐,两封火柴,这是过日子必须要用得着的,当时盐七分一斤,火柴五分一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