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成东魏与西魏,都是魏国,那他们互相怎么称呼?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在朝代名字前面加前后、南北、东西等,都是后人的,那么在当时,东魏与西魏相互怎么称呼?


北魏王朝在经历了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迁都来到河洛之地的鲜卑贵族迅速的腐化了。

北魏朝廷与北方的汉族大姓们相互政治合作,汉族的大户们也加入了北魏的上层政治中去,从而形成了以鲜卑族皇族为主、汉族等共同参与的政权。这个政权由于有了大量汉人的参与,民族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然而由于改制用力过猛,在鲜卑内部出现了裂痕,乃至于分裂 !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们拒绝汉化。此时北魏朝廷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已经转化为阶级矛盾,此时种姓不再是主要的矛盾,政治地位才是斗争的根源。在强势皇帝孝文帝在位时,反汉化势力就蛊惑太子发动北逃时间,孝文帝只好以斩杀太子来震慑各方!由此可见,鲜卑贵族的内部冲突程度。

孝文帝死后的二十多年里,这种矛盾进一步的发展、酝酿。终于在孝明帝正光六年,在北魏的后方,阴山草原一线发生了改写历史走向的六镇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引发了关陇与河北的大起义!这三股势力,共同向洛阳朝廷发难,北魏朝廷用尽了全部国力,勉强与各方打成平手,相互僵持在一起。就在六镇起义的同时,坐镇晋阳的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广纳英才,将六镇的中下级政治势力全部纳入麾下。尔朱荣带领着这些英才以及契胡族部曲起兵,直插洛阳朝廷,一举攻克了北魏政权,诛杀胡太后和小皇帝,并且发动了“河阴之变”,将洛阳朝廷的层官员和洛阳显贵全部诛杀,死者两千余人!

尔朱荣取代了洛阳朝廷,然后再立北魏宗室为傀儡皇帝。自己带领着亲兵将河北的葛荣起义剿灭,派遣族侄尔朱天光和贺拔岳、侯莫陈悦、宇文泰等降平定了关陇起义。尔朱荣的权威达到了顶峰,他把尔朱家族的重要成员全部安排在朝廷要职和地方要害。尔朱家族从朝廷到地方彻底控制了北魏的天下!

然而,随着尔朱荣的跋扈擅权,傀儡的魏帝越发不能容忍,利用尔朱荣朝见的机会,猛下杀手,一举将尔朱荣诛杀!此举虽然干净利落,然而却真正将北魏朝廷推向了万劫不复!尔朱家族的势力不能善罢甘休,立即组成联军向洛阳朝廷发难,踏平了朝廷,诛杀了魏帝。但是由于尔朱家族人多势杂,内部斗争倾轧不断,又没有主心骨笼络各方人才。因此,当年追随尔朱荣的人就纷纷自谋出路。

首先是高欢以出镇河北为由,打算慢慢脱离尔朱氏。随后,一大批人才由聚集在高欢手下,最后,高欢彻底与尔朱氏决裂,并联合各方剿灭了尔朱氏,取得了北魏的实际控制权。就在同时,关陇尔朱天光集团中,由于尔朱天光本人东归后,参与尔朱氏之争,脱离了关陇集团。而关陇势力就由贺拔岳接管,不久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宇文泰又全盘接收了关陇势力。

从而,形成了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势力与高欢为首的山东势力的对立态势!北魏朝廷从六镇起义开始,到此时的宇文泰与高欢的对立,形势才基本固定下来。

高欢取代了尔朱荣,把持着北魏朝廷,立元修为皇帝,是为北魏孝武帝(宇文泰集团称孝武帝,高欢集团称出帝)。孝武帝不满高欢的专政,公开与高欢决裂,高欢当机立断,从晋阳打到洛阳,孝武帝只好带着众人逃到关中,去投奔宇文泰。

宇文泰也接收了孝武帝,不久就鸩杀了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这个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西魏。

孝武帝的出逃,高欢另立了新的北魏皇帝,后世史学家认为是东魏。

从此,北魏彻底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是掌权的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鲜卑皇族彻底丧失了实际统治权。

对东魏而言,认为元修抛弃了朝廷、抛弃了百姓,根据儒家的理论“为百姓而设天子,非为天子而设百姓”,高欢的东魏集团认为自己是北魏的真正继承者,而贬称西魏为‘’僭伪‘’。

对西魏而言,自己的法理来源于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修,故而关陇集团是北魏的继承者,宇文泰集团贬称东魏为‘’僭伪‘’。

但是由于《北齐书》、《周书》、《北史》都是唐朝人编纂的,而隋唐的政权来源于宇文泰集团,因而,这些史书称西魏为“魏”,而称东魏为“东魏”,以示区别。虽然没有对东魏以‘’僭伪‘’相称呼,但明显的认为西魏是北魏的继承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