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观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就极力说服国会给予中国援助,当时美国国会大佬们基本看不起中国的,但罗斯福的观点:中国很弱,但是非常顽强。他在演讲中暗示法国是不应该投降的,法国的坦克数量和兵力上都远超德国,但是法国不会打39天就投降了。而中国不一样,中国装备很差但坚持了好几年将日本80%陆军、20%的海军和40%的空军拖在了中国战场拔不出来。假设中国投降了怎么办?罗斯福的观点是,日本会整合中国的资源和建立工业,在资源上就不受制与美国了,在太平洋上就有与美国较量的庞大的资本;日本还会组建中日联军,会拿下西伯利亚,这样苏联战场就结束了,欧战也就结束了;中日联军还会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攻印度,英国就完了。这样美国会被赶出太平洋和大西洋。从罗斯福的观点来说,只要整个西伯利亚被日本占领,苏联是无法扛住两面夹击的!
日本在二战时就有“北上”和“南下”战略。“北上战略”就是日本以东北为基地出兵西伯利亚,与盟友德国夹击苏联,双方在乌拉尔山脉会师。“南下战略”则是海军主张,占领整个东南亚并向西进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这样就要与英美作战!
在1939年之前,日本陆军是坚持“北上战略”的,而日本海军则是力挺南下战略的,两者僵持不下。在日军内部,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世仇。为了不去求海军,陆军在二战时自己也造航母,造运输舰,听着都奇葩。
对于陆军来说北上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全是陆军的功劳,是陆军的舞台。对海军来说陆军风头正劲,只要南下才有展示海军的肌肉,虽然我们知道日本最终选择了南下。但如果假设日本不去招惹美国而选择在1941年与德国一道夹击苏联会怎么样?(德国曾多次督促日本进攻苏联,与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想象都感到可怕,要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罗斯福早已经看清美国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极大,参战是要美国全国人民说了才算的,总统向参展也不行。如果不是日本关键时刻偷袭珍珠港,美国军事介入二战可能性很小,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介入。我们今天提到的反法西斯同盟,其实就是在美国参战后才组建的,那时候日本侵略战争与欧洲战场根本就是不相干的两码事。美国参战后不但参与了对日作战,还对欧洲德国、意大利宣战,还为同盟国提供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物资援助,特别是苏联最艰难的、都快顶不住的时候得到美国援助,避免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悲剧。美国整个二战期间为苏联提供了110亿美元的军用物资,仅卡车一项就支援苏联40多万辆,还有飞机1.5万架,火炮8000多门,各种军用物资加起来超过1600万吨。
客观地讲,美国不援助苏联战略物资,苏联恐怕很难扛得住德国的军工,朱可夫对美国的帮助给予很高的肯定!
日本选择北上就代表日本暂时不会去挑衅美国,美国即使要参战也都在1943年左右吧,也许这时候的苏联、中国、甚至英国已经不堪重负投降了,莫斯科没有美国帮助连德国都抵挡不住,更何况是德日的夹击,而且如果日苏交战,苏军在远东地区还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当时苏联防范远东的仅仅也就70~100万军队左右,而日军的关东军超过了150万,在数量上以多打少,又有很多人会说,日本根本就不是苏联的对手,1939年的诺门罕被苏联给打怕了。但实际上苏联在诺门罕并非大胜,而是惨胜,甚至苏联的伤亡略大于日本军队,达到了2万多人,而日军总共伤亡1.9万人。至于苏联宣传的大胜实则只是战争的宣传手段,日军真正退兵的原因是后勤跟不上,包括在中国采取三光都是后勤不足的一种典型表现,这恐怕也是日本放弃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
真是的诺门罕战役苏联集结近千辆装甲车,地面部队却是占据着优势,但是日军经常伏在草丛中突袭苏联展开近距离肉搏,关东军整体来说比苏联更顽强,因此地面互有胜负,但苏联占据优势。但是日本空军却强于苏联,掌控着制空权,直到苏联调来了自己的空军王牌部队才与日军空军打了个平手。
图:诺门罕战役中开赴前线的日军
诺门罕战役持续4个月,苏联红军最大的优势居然是后勤补给,家门口作战的日本后勤居然就跟不上。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经受住了考验,虽然后勤也很紧张,要知道苏联弹药消耗高达3.1万吨,远比日本消耗得多,这些可都是千里迢迢运输过来的。而反观日本在家门口作战,还是马车运输,而且参战兵力也只有5万左右,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这恐怕是日军后来放弃进攻苏联的主要原因。一旦大规模进攻苏联,后勤不足+冰天雪地会让所有参战日军冻死、饿死在西伯利亚。
实事求是的讲,二战前期苏联的战力非常弱,打一个芬兰差点都搞不定,而日军却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以及不怕死的精神。到了二战最后几天苏联向日本宣战的时候,这时候日本老兵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苏联军队也今非昔比,此消彼涨这时候的苏联却是有了碾压日本的军事实力!
若日本在1941年日本选择与德国同时夹击苏联,不去偷袭珍珠港,即使仅仅与苏联对峙打个平手,恐怕也会牵制苏联很大的精力,而德军在欧洲的势如破竹恐怕就不是苏联能够抵挡的了,再加上失去美国援助,苏联恐怕很难事先二战这种传奇般的翻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