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洲际导弹里头有没有发动机?瞧您说的,没发动机这东西能飞多远?这又不是抡圆了往外丢石头!没点动力怎么飞?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六千三百七十一公里,所以地球的周长大约四万公里,一半就是两万公里。
也就是说一枚导弹如果他的射程最大可以达到两万公里的话,基本上就覆盖了整个地球,做到无死角的攻击。
但事实上,您要是真想来个两万公里,这不是数字的简单增加,加装更多的燃料就可以办得到。
这得需要技术支持才成,每多哪怕那么一公里,洲际导弹的发射成本都在翻翻的让你心惊肉跳。
所以洲际导弹的射程他也是有规定的,最次您也得打到五千五百公里,能摸到八千公里的门槛,这基本上就走进了洲际导弹俱乐部了,达不到八千公里,也就在俱乐部的门槛外边晃悠的份。
毕竟前苏联发射的头一发洲际导弹,他的射程就已经达到了八千公里了。
所以五千五百公里,其实这已经有放水的嫌疑,当然这个距离来个跨洲发射还勉强凑活,但必须强调的是八千公里才是一枚合格的洲际导弹。
当然了,也有国家在这个数据上弄点小猫腻,这就管不了,但中国的定义您这导弹打不了八千公里,也不要提什么洲际不洲际的,高标准才能诞生好东西不是?
如今全世界能自己造洲际导弹的也就四家,中国,美国,俄罗斯,然后就是法国。
当然也有小伙伴说英国,其实英国的洲际导弹那都是从美国人哪里弄来的,算不上自己的。
这洲际导弹在从出发地射向目标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推进加速阶段,中途飞行阶段和再入大气层阶段。
所以洲际导弹本身也会分成好几节,就向火箭一样,走到下一个阶段之后,之前没有用的部分就会进行分离脱节。
那么洲际导弹又是如何发射的呢?
简单的说,头一步就是让洲际导弹以近似和地平线垂直的方向进行发射,这个角度要掌握好,因为这个角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
这其实就跟抛物线一个意思,夹角找好了,导弹往上打之后,飞到最高处之后,他再砸下来,这导弹才能飞的更加远。
您要是直上直下的打,这一个不小心就砸自己身上了。
而导弹这么向上飞,最高可以飞一千六百公里。
当洲际导弹在发动机的作用下,达到理想高度之后,导弹就会调整飞行方向,这弹头对准目标以后,洲际导弹的发动机就会自动关闭,战斗部就会和弹体进行脱离操作,弹头就开始义无反顾的向目标扑过去。
那么这个时候弹头的速度可以达到一秒七公里的水平。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导弹的速度必须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原因是你突破了这个速度,导弹就会飞出地球了,你这叫洲际导弹吗?您这应该叫太空导弹好吧!
而要是达到了7.9公里每秒,好吧这导弹就要在太空中绕着地球匀速飞行了。
所以洲际导弹的速度必须控制在七公里每秒上,不然他是不会打到地球上了。
说道这里,有点想乐,为嘛呢?
以前做过一张卷子,考题就是问一枚洲际导弹要以怎么样的地面夹角发射,才能达到最大的射程,最大射程是多少。
好吧,我承认,这道题至少掉了两根头发,才在那一堆繁琐的计算中给爬了出来。
做完之后,还喝了一大杯水,压了压惊,灿烂的时光总是在折磨人啊!
好了,接着说事。
咋说呢?洲际导弹在飞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他一直用发动机来进行推动的,当和发动机脱离之后,就剩下一个战斗部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动力,完全是靠惯性在进行飞行,那么这个惯性再进入到大气层之内的时候,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导弹飞行的速度会减慢,直到砸到最后的目标,导弹才会停下来发生爆炸。
最出名的洲际导弹,就是从发射井发射的导弹。
一说到这里,估计有些人感觉这发射井里头的导弹有点不牢靠。这能理解,毕竟现在的高科技术手段实在是太多了,什么侦查卫星,侦查飞机等等各种侦查手段你想都想不到。
那么对于有着固定发射井的洲际导弹,这要是真动起武来,你不管怎么看,这生存能力也差的很。
其实咋说呢?这些个洲际导弹早就已经把目标定好了,什么方位啦,维度啦,进度啦等等各种数据都输入了进去。
只要指挥官一声令下,这都不用等,直接就能发射了,而且您要记住了,从发射井发射出去的洲际导弹的精度是最高的。
当然了,万事都要有个预备方案,如今还有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
这东西对于卫星和侦查飞机来说,他可不容易确定位置。但这种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他就要临时输入各种目标参数才能进行发射,相对于发射井的效果就差了一点。
而且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在发射的时候,会因为公路或者桥梁,以及周围的环境,有着承载能力的限制,所以他的射程远没有从发射井里头发射的导弹远。
这两种方式算是互补吧!
再有一种就是潜地导弹,这东西是从潜艇上发射出去的。
这种方式发射出去的洲际导弹,美国人自己都说算是末日武器,就算是所有的核打击手段都被对手摧毁了,只要有一艘核潜艇,那么进行一场报复行动,那也是很轻松的。
而潜地导弹,第一个把他造出来的就是美国人,那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美国人为这款导弹起名叫北极星。
美国人一造出来,后来苏联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跟着就有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啊,当年中国还没有这东西,这也就算了,美国人还拿这东西到处的吓唬中国人。
所以中国也在1965年的时候,不仅将核潜艇的项目提上了日程,还把配套使用的导弹也上了马,这就是如今中国人手里的巨浪系列。
咋说呢?要想在潜艇上发射导弹,那可不是说说的事。
首先潜艇是悬浮在海水里头的,就问您一个问题,潜艇稳定吗?稳定个啥呀!最简单的说,你这里洲际导弹发动机一吼吼,向下的反作用力,潜艇撑得住吗?
再有各种海水的压力,导弹的发射筒,空气,甚至于海水中冒的气泡,这对于从潜艇上发射洲际导弹那都是致命的,有一个环境处理不好,导弹发射不出去也就罢了,保不齐就先爆炸或者出什么问题了。
当年中国尝试发射第一枚潜地洲际导弹,就因为导弹控制系统中一个分离插头插的松了,就没能成功。
检修了五天,这才进行的第二次发射,当然这一次到是成功了。
咋说呢?潜地洲际导弹,他不是说,您把陆基的洲际导弹拔下来,装到潜艇上就完事了。
毕竟潜艇的空间就很小,你再装上不止一发的这种导弹,那么大块头你也得装得下才成,所以他就要面临一个按照比例缩小的问题。
当时就为了这个问题,咱全国数百家科研单位进行研发,每一个零件缩小一毫米,那可不仅仅是在图纸上改一下,弄到车间里头做出来就完事了,这里头带来的其他连锁反应你还的消除才能用。
整个过程我们用了十七年的时间。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咋这么长时间?看看苏联,看看美国?”
你可拉倒吧!不能这么比,中国研发那都是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去发展的,有啥借鉴的?
导弹就不说了,核潜艇这东西,当时就弄了一个模型,从模型开始摸索造核潜艇,技术积累那是一点都没有,而且与之配套的各种工业底子也没有。
十七年的时间,其实不算长。别的国家,别说给他十七年,拉长一点三十年都不见的能搞出来。
这么说吧,苏联的导弹和美国的导弹,都是一个祖师爷,都是打德国的V—2导弹上发展出来的。
1947年的时候,苏联就开始研制近程导弹,到了五十年代的时候,又开始摸索中程导弹,到了五十年代中期这就开始了研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
就这速度太快了,前前后后也就十年的时间,洲际导弹就新鲜出炉了。
所以我们就在历史上的1957年就看到了,苏联人在丘拉坦实验中心朝着太平洋的一个目标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SS6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就达到了八千公里。
就这么一下子,可把美国人吓坏了,这还了得?这要是一个不注意,这东西就能砸头上,所以当时美国人连下巴磕都没来得急捡起来,就开始发动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洲际导弹。
美国人研究这东西,用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才造了出来,搓了把汗珠子,美国人给这枚导弹起了一个超级帅气的名字宇宙神洲际导弹,这家伙的射程超过了苏联,达到了一万公里。
后来这导弹被美国人拿去重新改装了一下,变成了火箭,用来发射卫星和航天飞机。
好了,接着说苏联的导弹。
到了1960年初的时候,赫鲁晓夫在苏联就宣布了建立一个新军种——战略火箭军,您都不知道,这支部队的规模有多大,足足二十多万人。
当时这些部队,掌握的导弹也不多,有二百枚射程在一千八百公里的SS—3中近程导弹,以及五十枚左右的SS—6洲际导弹,这家伙还有一个别称叫警棍,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八千公里。
当时苏联为了筹建这支军队,甚至不惜消减陆军的人数,从这里您就看出苏联为了这支军队,也真是下了血本了。
而作为苏联的死对头美国人,也不客气,什么宇宙神,什么大力神,什么雷神,什么丘比特都一个个的登台亮相了,要不说冷战呢?双方就是这样,你要有什么,他没有都不成,只会比对手更多更好才成。
所以六七十年代,导弹这东西,基本上是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苏联开始装备SS—4改进型中近程导弹,这款绰号叫凉鞋,还有另一款SS—5中远程导弹,绰号短剑。
就这两款导弹,一个射程是一千九百公里,另一个是四千一百公里,采用液体发动机进行发射,可以携带一百万吨当量的弹头。
当时苏联装备了这两款导弹加到一块一共有六百枚,至于对准的方向,这就不用我说了吧!
您都不知道,在六十年的时候,苏联的导弹跟井喷似的,年年都有新款,到了六十年代末期苏联人赶上了美国人,当然是数量上的赶上,据说只比美国人少二十枚。
不过这事到了七十年代时候,美国人和苏联人坐一块开始研究限制战略武器的会谈。
显然双方都撑不住这种野蛮式的发展,会谈的结果,苏联人的运载工具要比美国人多五百枚。
打这里开始,一发洲际导弹携带多弹头的型号就多了起来。
而且苏联也开始进入研发第四代洲际导弹。
而苏联人的这种发展速度,美国人也没有料到,那么在1972年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美国人又开始限制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导弹。
但不管怎么说吧,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苏联依然保有一千四百枚陆基洲际导弹,而且这些导弹中有一半以上是第四代产品。
这还不算,苏联还有九百五十枚从潜艇上发射的地潜导弹。
这些资料,小编也就翻到了八十年代末,毕竟进入到九十年代,苏联老大哥没了,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缩影。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