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西部的维堡,苏联为何必须夺取?

发布时间:2022-02-22 / 作者:清心寡欲


首先,维堡在圣彼得堡的北部,这个错误太不专业了!圣彼得堡北部就是著名的卡累利阿地峡,也就是在拉多加湖和涅瓦河湾之间形成一个大陆桥,苏芬战争就在这个地峡进行!苏联人不惜用双倍的土地交换卡累利阿,在芬兰不答应的情况下,不惜动用武力,死伤50多万人也要夺取这块土地,最终将维堡从芬兰领土上划走,变成了苏芬的边界城市。苏联如此执着得到维堡,都是为了确保圣彼得堡的安全。

圣彼得堡随着十月革命的号角响起,成为了苏俄的诞生地,城市名字也随之改成了列宁格勒市,作为以苏联第一任领袖的名字命名地城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这里还云集了大量的工业区,是苏联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造船业和金属冶炼基地。毫不客气的说,列宁格勒的工业品和乌克兰的粮食支撑起了苏联的半壁江山,因此必须确保它的安全。

(俄罗斯北部三大港口)

其实,沙俄历代沙皇也都明白,圣彼得堡是个易攻难守的都市,北边的芬兰近在咫尺不过还好,芬兰属于沙俄的一部分,维堡和赫尔辛基都是圣彼得堡的卫士。在深邃的芬兰湾两岸云集了波罗的海舰队的要塞和基地,尤其是汗科半岛的海军基地基本屏蔽了一切海上威胁!最后还有起到封闭涅瓦河口作用的科特林岛要塞“喀琅施塔得”,三百年首都圣彼得堡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但是十月革命后芬兰、拉脱维亚独立,苏联失去了整个芬兰湾的所有权,列宁格勒的屏障只剩下了涅瓦河口不远处的科特林岛,如下图所示:

独立的芬兰将国界一直推进到列宁格勒北部不远处,因此说列宁格勒在陆地上的危险远超海上!在苏俄内战期间帝国主义干涉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登陆,几天就能兵临列宁格勒的城下,因此苏俄才决定将首度迁到莫斯科去。但是对于苏联来说列宁格勒的工业价值和象征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为它争取一个安全的环境至关重要!

(苏联仅仅控制了一半的芬兰湾)

恢复沙俄时代在东波罗的海的版图,是保护列宁格勒的最佳手段!因此当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之后,斯大林借着英法无暇它顾、希特勒有意妥协的好时机,着手在欧洲扩张版图以求恢复沙俄时代的版图。在兼并波罗的海三国后吞并芬兰成了既定目标!不过为了显示出苏联的大国风范斯大林提出了芬兰不可能接受的领土要求,第一就是通过领土交换过的维堡拱卫列宁格勒、第二就是租借汗科半岛恢复沙俄时代对芬兰湾的控制。

租借汗科半岛给苏联等于引狼入室,而把卡累利阿换出去又会让花费巨资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变成苏联人的防线,因此斯大林提出的两条芬兰都不可能接受,谈判破裂就只能开打了!其实,斯大林原本发起苏芬战争的目的是占领整个芬兰,无奈啊,他高估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巨大伤亡和芬兰军队卓越的抵抗让斯大林放弃吞并芬兰的目标,转而加固和经营卡累利阿防御带,而维堡就是最前沿的阵地。

在1941年6月22号苏芬战争爆发之时,红军用血的代价夺取的卡累利阿地峡并没能起到保卫列宁格勒的目的,原因很简单一心复仇的芬兰人得到德国人的支持,在技术兵器的打击下维堡很快失守。不过曼纳海姆领导下的芬兰军队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攻下列宁格勒,与德国北方集团军包围这座城市长达29个月之久,但始终不能攻下。

(德国援助给芬兰的突击炮)

直到1944年苏军大举反攻芬兰!一句推进到维堡北部才停下来,当年9月芬兰与苏联签订停战协议,苏联承诺拿下卡累利阿将国界确定在维堡一线,并不会继续难为芬兰,这条国界持续至今。维堡至今仍是芬兰和俄罗斯的边界城市,它是圣彼得堡陆上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尽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有一次失去了整个芬兰湾的控制权,但维堡是圣彼得堡人的一丝心理安慰。
(喀琅施塔得仍在俄罗斯手中,这是圣彼得堡最后的海上屏障,而维堡是最后的陆上屏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