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红酒市场前景,以及中国红酒市场前景怎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红酒市场前景广阔
2008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43.48%。据IWSR预测,中国在2012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将达到12亿瓶。我国酒类年消费总量1.5%的葡萄酒在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消费量将增长65.2%,比全球总增长速度快6.5倍。业内人士称,5年前只有5%的顶级葡萄酒出口亚洲,现时此数字已上升至20%,此增长很大程度由中国带动。
2006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占全亚洲62.7%,而亚洲又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7%,可以说是全球红酒饮用量增长的火车头。目前,中国的葡萄酒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面对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万千升的年产量,而目前中国葡萄酒总产量不超过70万千升。
虽然现在中国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仅0.4升,但这也意味着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挖掘潜力与消费基础!
前景不错,国内市场广阔,据前瞻《中国红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中国入世,进口红酒慢慢进入中国,拉菲红酒也逐渐为人熟知,原本就稀缺,大小拉菲在中国市场上价格一路猛升,有的人认为这是人为炒作,是一种经济的泡沫。更为恰当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市场经济的结果。
进口红酒进入中国市场有15个年头左右,中国进口红酒消费群体慢慢趋多,随着关税的逐步下调,进口商也与日俱增,进口红酒价格也日趋合理化,进口红酒也不再是高档消费品,逐渐的平民化。
中国人均收入逐渐在增长,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就拿20世纪60年代的人来说,80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着能吃饱就够了,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不仅是要吃饱还要吃好,到目前,更多的人想的是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住好穿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人口比例上来说,进口红酒消费群体非常广。
白酒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000568)、洋河股份(002304)、今世缘(603369)、水井坊(600779)、古井贡酒(000596)、伊力特(600197)、舍得酒业(600702)、皇台酒业(00995)、迎驾贡酒(603198)、金种子酒(600199)、贵州茅台(600519)、山西汾酒(600809)、青青稞酒(002646)、顺鑫农业(000860)、酒鬼酒(000799)、口子窖(603589)、老白干酒(600559)、金徽酒(603919)。
本文核心数据:葡萄酒消费量、白酒企业葡萄酒产销量、白酒企业葡萄酒业务收入
1、“白染红”已成为市场趋势
“白染红”概念被正式提出是在2019年年初的糖酒会期间,时任中粮酒业副总经理兼长城酒业总经理李士祎在会上提出,酒业行业已经进入“红金时代”。他认为,目前中国酒业的“白染红”现象,主要体现为利润染红、厂家染红和酒商染红;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也曾表示,“‘白染红’是一种趋势”。截至目前,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均已布局红酒产业。此外,景芝、花冠等区域龙头酒企也推出了红酒产品。
2、中国葡萄酒消费量持续走低
2018年以来,国内葡萄酒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下滑,2020年在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国内葡萄酒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数据显示,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连年下降,2020年下降至12.4亿公升,同比减少17.3%,是201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3、“白染红”市场两级分化趋势显现
一方面,从白酒龙头企业-茅台来看,根据集团官网的数据显示,2018年,茅台葡萄酒实现历史性扭亏,2019全年销售收入超2亿,利润晋级八位数,加速晋级行业第一梯队。
但另一方面,从其他公布葡萄酒经营数据的白酒上市公司来看,2020年,受国内葡萄酒市场低迷的影响,洋河股份、皇台酒业和青青稞酒的葡萄酒产销量均有所下降,但从降幅来看,洋河股份的降幅是小于其他两家上市公司的。
同时,从3家白酒上市公司的葡萄酒业务收入来看,2020年,洋河股份的葡萄酒业务收入下滑6.4%,达1.82亿元;而皇台酒业、青青稞酒的葡萄酒业务收入分别下滑35.7%、42.8%。
不难看出,依托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我国白酒龙头企业抵抗葡萄酒市场低迷的能力更强,例如茅台葡萄酒、洋河股份葡萄酒,也体现了“白染红”市场的两极分化趋势。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葡萄酒行业未来发展状况如何,一部分人看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另一部分人的观点是与之相反,葡萄酒短期内没有一个好的发展。
对于持相反观点的一些就业人士或者行业工作者,对于目前葡萄酒发展所处的环境,尤其是葡萄酒的销售问题,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目前中国没有良好的葡萄酒消费习惯,以至于主动消费意识欠缺,导致销售困难。而葡萄酒只有销售出去,才能产生每一链环的利润。但是,我们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否认葡萄酒整个行业没有大的发展前景。
葡萄酒行业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此我整理了一张导图。下面做具体分析。
围绕葡萄酒,先从最基础的 生产领域 来讲。
葡萄酒的生产离不开葡萄的种植。就宁夏目前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来看,政府大力扶持,2020年,有望达到100万亩的种植规模。酿酒葡萄的种植,能够带动农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同时随着现代水平的发展,城镇化推进,从事基础作业的劳动力将会减少,大规模的葡萄园管理,将离不开机械化的引入。
而机械的大量应用不局限于 葡萄园的现代化管理 。同时,在葡萄酒生产方面,从葡萄的筛选,发酵,陈储,压榨,罐装等环节,将会随着酿酒师工艺、理念上的的改变而发生新的设备需求。
尤其是酿造阶段,需要各种辅料,陈酿阶段,橡木桶的使用。而这些辅助品的使用,又是另一个发展领域。
不考虑酒庄建设,单从 旅游 环节来谈。随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酒庄旅游将会成为新兴产业。而酒庄旅游将会带动新一轮的就业潮。
另一个方面, 教育 。
近几年,葡萄酒的教育成为新一轮的风尚。而葡萄酒教育现在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等院校本科招生,四年培养,另一种是从国外引进的WSET,ISG,CAFA等职业培训。第一种是定向培养,毕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将来从事葡萄酒行业的某一领域,考研或者直接工作,根据自身考虑,对未来职业定位,都没问题。而第二类的职业培训,更偏向职业化,商业化,如果能够做授课讲师,也会有不错的收入。
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另一个不错的选择便是葡萄酒 传媒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新兴的自媒体吸引粉丝,一方面降低了葡萄酒文化传播的成本,另一方面将会通过运营者的运营,得到相应的价值转换。
最后,就是 葡萄酒的终极归宿——到达消费者手中 。
从市场角度,可以分为一个 直接市场 和 间接市场 。直接市场是指现有对葡萄酒形成消费习惯的消费群体。间接市场值通过其他方式,从而改变饮酒消费习惯的潜在消费者。而间接市场的开发,将会是整个葡萄酒市场的变局。
在一个就是如今的 互联网 。互联网近两年被炒得越来越热,张口闭口互联网+什么的。但从最简单的供求思路讲,互联网只是一种 媒介工具 。信息的供求,产品的供求,以互联网为工具,起到了一个连接作用。目前,最典型的便是葡萄酒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普遍采用的是B2C,B2B,,O2O。当然,随着发展,还会诞生其他形式的商业模式,我们拭目以待吧。
传统的销售是以渠道为主,但渠道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发展中的酒庄。大酒厂不走渠道是会死掉的,但酒庄其实选择很多。酒庄老板有自己的渠道关系,由于量少,基本靠内销可以解决,还有的解决不了,便先屯着,偶尔走走团购、零售。但无论哪个环节,都离不开品牌建设。(关于品牌建设,在此不多赘述,以后会写到)。
整体来看, 葡萄酒行业发展是一个多领域合作发展的行业 。我们目前不能仅把眼光放在一点上,要透过整个行业布局来看。其实以此看来,葡萄酒行业的就业问题是相对比较好解决的,同时机会也是非常多的,能够把握住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找到价值需求链,便能产生新一轮的价值。
从近期市场来看,葡萄酒“平民化”趋势明显,而低端葡萄酒销量也确实增长明显,市场需求可挖掘空间较大。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进口葡萄酒商考虑中低端葡萄酒将是把握市场趋势的明智之举。国内中高端葡萄酒主要进口自法国。2012年法国进口葡萄酒进口总量达137767千升,从主要口岸进口情况来看:经深圳口岸自欧盟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80%,而自法国进口占自欧盟进口总量的79%;广东口岸自法国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广东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6%;上海海关关区自法国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关区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4%。
《2013-2017年进口葡萄酒流通与投资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模式分析报告》显示,法国葡萄酒价格相对较高,而且,2012年,法国由于气象灾害而使酿酒葡萄产量大跌,是过去十年中产量最低的一年;2013年,法国波尔多春季气候不利,夏季遭遇冰雹、风暴,今年葡萄产量继续下滑。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