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
王、公、侯、伯、子、男。
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
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
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
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
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
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
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
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
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
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
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
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
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
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
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
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
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
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
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
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
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
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
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
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
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
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