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数学计算,我们在数学计算中引入了小数点。那么你对小数点的起源知道多少?我们一起看吧。
很久以前,没有小数点。当人们在写小数部分的时候写小数,他们会把小数部分减少到一个比整数部分略小的网格中。19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用一条垂直线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19世纪,英国数学家奈普尔采用逗号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点。19世纪,当印度数学家研究小数时,他们首先用小点来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这时,小数点真正诞生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因此很容易产生小数点,即十进制的概念。魏晋时期的刘晖是第一个用语言表达这个概念的人。在计算圆周率时,他使用了七个单位:尺子、英寸、分钟、摄氏度、毫米、秒和小时;胡所属的较小单位不再被称为“微数”,而是统称为“微数”,即小数点的来源。
宋元时期,十进制的概念变得更加流行和清晰。杨晖的日常算法包含转换两只猫的公式:“一,六五;二,一五”,即1,16,00625;2/16=0.125.“间距”和“退位”的含义是表示小数点的位置。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是当今世界第一个用普通形式表示十进制数的人。在《天体实验室》一书中,他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体和小数部分之间的分隔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