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邀请了!这是广大农民急难愁盼的事!每年农业大丰收了,可到销售这一环节,农民就犯愁了。中间商压级压价,农民没有话语权、定价权,都是中间商说了算!去年我们这边水稻价格平均0.90元一斤,不少农民都亏了,为什么丰产不丰收呢?为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呢?农民非常困惑啊!我们能否为农产品找一个好销路呢?很多农民在苦苦求索中。
农民对农产品销售处于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农民不用去销售,由集体去加工销售。以龙头企业销售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还是要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党支部”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民可以用土地加入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拿工资,年底可以分红,这样农民就不用去销售了,也不用看“利益集团”瓜分了农产品利润,干着急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发布了,农民不仅要创新思维,创新经营模式,还要创新发展理念。集体去与经销商谈判,总比一个人找经销商谈要有力量,有底气,有话语权,有定价权。
农业企业现在遍布城乡,有些涉农企业还是“百年老字号”,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没有引领农民共同富裕,农业企业国家应该认证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现有的涉农企业改制成龙头企业不难。各县都有深加工企业,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势下,涉农企业应该面向农民募股,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交给自己的企业去加工销售。农产品有好销路,农民单一个体经营也是把握不住的,因为农民大多数人不懂“生意经”,只有集体统一销售才能有好价格。
农村现在也涌现一批“新农人”,去年我在理发店里听说了邻县有很多人在网上搞销售、卖货,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开网店,年纯收入也有10万元以上。我们这边很多农产品常年在网上销售,全县小宗农产品大部分是网上销售出去的,但大宗的农产品,比如说水稻、小麦、油菜、大豆还是要卖给中间商。像水果、瓜籽、蔬菜副食品基本上通过网络销售掉了,价格直销,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又增收,更重要地是解决了农民“卖难”大问题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