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超过42岁,买社保还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如果你实现了财务自由就没必要买,但如果是普通家庭,那就太有必要了。

我身边有两个社保买了和没买的典型例子,可以供你参考一下。

例子一:我大姑夫妻在工厂做了十多年,因为工作强度比较大,五十多岁的时候实在吃不消了,加之两个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了,就辞了职回老家种地。

工厂不是一开始就买社保的,到他们辞职也还只买了7年,离缴满15年还差8年。

大姑夫妇想一次性补齐,但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说不可以,得按月慢慢缴,什么时间缴够十五年什么时候开始领。

大姑夫妇本来想放弃自己缴的,毕竟一半时间还没缴到。当时大姑父是52岁,大姑是51岁。男性是60岁退休,如果继续缴的话大姑父可以在退休年龄前缴完,60岁就能正常领退休金。但女性是55岁退休,大姑缴完就是59岁了,要少领4年的退休金。算来算去感觉划不来。

并且保额年年都在涨,两人的缴费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又回家种地了,他们怕把打工存的10几万块钱都缴完了也还没够15年,要继续缴也只缴大姑父一个人的。

大姑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但他们的儿子女儿极力反对,坚决让他们两个人都继续缴,以后缴不上了由他们兄妹负担缴。

儿女有这样的决心,老两口也不好坚持了,然后就弃了医保只继续缴两个人的养老保。医保缴费年限长,他们选择农村一年一交的新农合,两个人加起来一年也只要几百块钱,住院能报销80%。

转眼10年过去了,现在大姑父夫妻都在领退休金了,两个人加起来每月能领二千多,足够他们花销了,在乡下种点菜,养几个鸡,清闲舒适得不要不要的。寒暑假儿女都会把孩子送回来跟他们小住,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滋润。

另一个是我堂姑,我堂姑父是教书的。早年教师收入很低,并且我堂姑父当年还是民办教师,收入更低。堂姑独自带着儿子在农村种地过日子,非常辛苦。

后来堂姑父转正了,薪资待遇也越来越好。唯一的儿子也工作成了家。辛苦了一辈子的堂姑随堂姑父进了县城,给堂姑父做做饭,打打牌,开始“享福”了。

刚进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劝堂姑买份养老险,这样老了也有点经济来源。堂姑很不以为然地说:“浪费那钱干什么,孩子爸以后会有退休金的,教师的退休工资不低,够我们花的。”

“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有亲戚不放弃地劝说。

“他的就是我的!我跟他辛苦了那么些年,他敢不给我花?再说我还有儿子呢,自己生的还能不养我?”

见她那么坚决,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年暑假,离退休还有两年的堂姑父在冲凉房摔了一跤,说没就没了。

堂姑“享福”的日子也算到头了。虽然有一笔丧葬抚恤金,但送走堂姑父后也没余下多少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堂姑看着手上的钱一点一点地减少,心里慌得很,想去和儿子住,儿媳妇不乐意了:你当初只顾自己“享福”,不愿帮着带孙子,现在我自己妈妈把孩子看大了,你又想进我的门,晚啦!

农村的泥砖老房子年久失修也不能住人了,60岁的堂姑想找工作,哪那么容易?

现在在县城租了间破旧的老房子独自生活,熟人给她介绍了份工作——晚上在医院陪床,全年的夜班。

我想我大姑和堂姑就是有社保和没社保的区别吧,若买了社保,老了至少也能有个饭钱。

目前男性是60岁退休,女性是55岁退休。

楼主42岁,如果是男性现在开始交完全来得及,交完15年也还没到退休年龄;如果楼主是女性,交到57岁领退休金,虽然会少领两年,但老了还是有份饭钱在,心里踏实。并且以后退休年龄也有可能会推后,所以现在楼主交社保是还来得及的。

我个人觉得社保是老了后的饭钱保障,如果不是年龄超了好多年的话,都应该给自己交一份,并经济条件越差越该咬牙交。

当然,年龄超太多的地税局也不让买了的,这样就只能强制储蓄了,做一些理财。

人老了手上不能没钱,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