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否是上一个文明遗留的?

发布时间:2022-02-22 / 作者:清心寡欲


谢谢邀请,《易经》是不是上一个文明遗留,现代人找不出有力的证据,只能从一些端倪找点蛛马迹。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把《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定为上古人的天地人三本奇书。《易经》论述天地的变化,定为天书,很古代的时候只有符号没有文字,人们又叫它为无字天书。

《山海经》多描述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定做地书不为过;《黄帝内经》只要说人体,人体与自然,把它说成人书也合情合理。

发黄旧照的易经书

这三本奇书或多或少地提到上古圣人,就连老子的《道德经》也时不时提及上古圣人,使我们想到有上古文明的存在。

上个文明有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四个,这是我们很清楚的认识。它们同时生活地地球的北纬30度线左右,伴随这时期的文明还有三星堆,北美洲的玛雅文明等。

我们知道上一个文明的分界线是一场大洪水,一场大洪水,这些文明被冲得支离破碎,今天难以找寻他们的足迹。

地球的北纬30度线孕育过的文明

地球的北纬30度线孕育了这些文明,而其它地方比较少,说明那个时期的北纬30度线左右很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气候、地理等对人类的生存是上佳的。

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人类每天也要喝水,除非特殊的人,才能有些天不喝水。不难发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源,地球上多数城市都建在水源丰富的一方。

水有利也有不利之处,现代人们发现上一个文明的变化,最大因素为洪水,在很多古书籍上找到证据,铺天盖地的大水,使上一个文明出现灭顶之灾。

上古四大文明

古代的大禹治水用了十三年,他之前是他的父亲治水,他的父亲治水出现问题被杀,才到他接手这一个业务。这样的史记在告诉我们,那时期的水势非一般大,时间跨度长。有这样的大洪水,气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赖水资源的城市,这样的大洪水,给出的结果是灭顶之灾。从大禹过后的四百年的夏朝、六百年的商朝,简单算来也有一千年的历史,现代难找它们的踪迹,也显示这场大洪水危害多大。

汉阳江滩大禹治水像群

个人估计,大禹的部落可能是那个时期的一个小部落,真正的城市大部落被大洪水危害了。否则,不会难寻找古中国文明的城市,连大禹过后几百年的商朝城市难寻找,夏朝更不用说了。

解释这样的现象是大禹的部落生活在山地,大洪水毁灭不了他们。如果是陆地,生存的可能几乎为零。假如大禹的部落是大部落,夏朝再发展三百多年,非一般的大城市会展现在人们的视野。

各种石雕、青铜等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特别是石雕,刻下去被埋在地下,可以长久保存下来。解释这种现象只有小部落,生存艰难才会形成这种现象。有了小部落,再联合大洪水存活下来的各地难民,形成大禹过后的中国伟大历史。

中国台湾博物馆,夏到商

无论《易经》或是《山海经》、《黄帝内经》,或多或少地提到过上古圣贤,上古的人或事等等。《易经》上古人有伏羲,古代有文王、孔子等。《山海经》、《黄帝内经》提及的上古人物比较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易经》之前有《连山易》,后有《周易》。很多人认为《易经》成书是商朝与周朝开始的时期产物。至于《易经》里的一些智慧、符号、思想等,是上古文明留下的,因为提过伏羲,也是有力的证据。上一个文明叫什么书?我们不得而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