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正月二十“天穿节”,4件大事别忘做,一年都会顺顺利利!天穿日来补天穿,蒸倒甜粄甜又软,老人食哩添福寿,后生食哩感情专,细子食哩乐团圆。在客家人眼里,“天穿节”是比春节还要大的节日,是女妖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

在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天穿节”是古代唯一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古代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农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

在《岁时部》记载:“补天穿。《拾遗记》云:‘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可以看出,从东晋时正月二十日就已经有了补天穿的习俗。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罢了,“天穿节”在“雨水”节气期间里,古代人们把下雨称为天漏了。古代民间为祈求苍天保佑“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每年穿天这天会用红丝线系上煎饼,将其掷于屋顶上方,寓意为“补天漏”或“补天穿”。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代是农耕社会,粮食是生活的保障,所以,对天气和节气特别重视。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和观察总结出了一些农谚,通过这些农谚来判断年景,天穿节这天都有哪些预判年景的农谚呢?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参考:

一、“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古人是通过正月二十(天穿节)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后期天气情况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天穿节”这天阴天或者降水,那么后期的雨水就比较多了,会沥沥拉拉的下到清明前后。如果,这天不下雨阴天,那么后期降水也会比较少,可能会发生旱情。

像一些越冬作物比如小麦、大蒜、果树等,熬过了漫长的寒冬,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要返青发棵了,正是需要补充水分的时候,下雨有利生长。还能缓解春季旱情,有利于春耕。

二、“正月二十阴,阴阴沉沉到清明。

这句农谚和上一句想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述形式。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天穿节这天阴天或者下雨,那么到清明前都会时晴时阴。

每年的3月中旬到清明前是给小麦、大蒜等作物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的时间。这时候下雨是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的,但是,到了清明以后连续阴雨就不好了,作物返青后需要阳光来促进生长。老话“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老辈人讲究多,“天穿节”要做4件事

1、“甜粄”

南方一些地区把“天穿节”比作比春节还要大的节日,这天农民不用去田间挑水施肥,也不用干重活。听长辈说,如果有不懂事的年轻人在“天穿节”这天去干活,是会被长辈责骂的,说是干的活不够补天穿,下田后会遇天旱。

在一些地区这天会做一种叫作“甜粄”的美食,来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甜粄”是啥?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南方地区一到重大节日都会吃一些软软糯糯的美食,这个“甜粄”也不例外,就是用糯米糕里加上红糖,口感很好。

2、“添仓”

既然祈求风调雨水、五谷丰登的习俗,当然也不会缺少仪式。“天穿节”这天一些地区的人们会一大早在自家的院子里或者打谷场上用锅灰撒出一个大小不等的粮仓,还要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3、“祭仓官”

关于“祭仓官”流传的版本很多,其中有两个版本流传的多一些。一个是为了纪念掌管粮仓的仓官,相传西汉淳于衍曾做过粮仓官,为人正直,经手的粮食从未贪取一粒,不肯与人合伙贪污,竟然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狱,经女儿上诉后赦免,后人为了纪念他,定正月二十为天仓节。

还有一个版本是,古代北方连续出现旱情,导致作物绝产。但是,官府对老百姓的生死漠不关心,并且,照样征收皇粮,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沿街乞讨的人非常多。看守粮仓的仓官不忍心,便打开皇仓救人!他也知道这样是死罪,便把粮仓烧了,自己也被烧死了!古代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来仓放粮的仓管,规定在正月二十这天祭祀仓管!

4、吃煎饼

“穿天节”这天由长辈主妇用面做烙饼或煎饼,饼子要求圆而薄,名为“补天饼”,用于祭祀。仪式不复杂就是用红丝线系抛到自家的屋顶,象征补天,再拿一张放入院子的井中或角落,象征补地。祭祀完之后一家人就可以吃饼了,寓意平安。

其实,“天穿节”和雨水节气相近,农谚所表达的意思也几乎一样,都是表示这天下雨有利于后期庄稼生长;不下雨则预示一整年都会少雨,会出现旱情,粮食可能会减产;这天要是下雪更不好,说明冬季延迟到雨水节气了,后期可能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对作物返青和早春种植不利。

当然,这些只不过古代人们祈福庄稼有个好收成的美好心愿罢了,我们就当了解一下古代文化就行。现在,天气预报很准,耕种方法也变化很大,并且,我们还给庄稼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或者三十烷醇等,来提高作物的抗冻和抗逆能力。所以,我们现在应对低温环境的预防手段更多,还是能够保证丰收的。

另外,农谚有地域性,大多出现在黄河流域,拿到东北可能一个也用不上,所以,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作为参考就可以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