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白犀牛现状这个问题,白犀牛能活多少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犀牛没有灭绝,但是已经是功能性灭绝。自从2018年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去之后,全球只剩下2只雌性北方白犀牛,它们已经是功能性灭绝无法自然繁衍了,世界仅剩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这一物种已经在自然世界中视同灭绝。
白犀牛的特征
犀牛因为长着角,而犀牛角是工艺品传统药材的材料,于是犀牛被大肆捕杀,为的仅仅是犀牛角,为了保护犀牛一些动物保护区内甚至主动锯掉犀牛角,而北部白犀牛遭受人类的影响更为严重,早就已经濒危,而如今不好的消息再次传来,地球上只剩下2只北部白犀牛。
而且还都是雌性,动物学家也想要人工协助北部白犀牛的繁育,然而由于数量较少和年龄较大,这头白犀牛对雌性不感兴趣,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据IUCN非洲犀牛专家组调查,大约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种犀牛。
白犀产于非洲的乍得、苏丹、扎伊尔、乌干达、安哥拉和罗得西亚等地,它的分布区被分割为相距大约3000公里的南北两块,分别栖息着2个不同的亚种:北部白犀,分布于苏丹南部和乌干达接壤的地区;南部白犀,分布于南非的纳塔尔、苏禄兰等地。
扩展资料
北部白犀种群现状
自2014年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的一头年迈北部白犀死亡后,全球仅剩下五头北部白犀。
2015年中旬,世界上仅剩下最后了一头北部白犀“苏丹”,而它已经43岁高龄。北部白犀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年老的苏丹繁殖能力不言而喻。保护区的一对北部白犀牛母女,以及另外两头分别养在美国和捷克的雌性也都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自然受孕。
2015年11月,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一头41岁的雌性北部白犀牛诺拉“病逝”。截止2015年11月,地球上仅剩三头北部白犀牛。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白犀牛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白犀牛没有灭绝,但是已经是功能性灭绝。
北部白犀牛目前还没有灭绝,但是它们已经功能性灭绝了,因为仅存的两只北部白犀牛都是雌性。目前根据IUCN 提供的信息来看,北方白犀牛目前处于极危状态(在野外状态下,一个生物分类单元灭绝概率很高),野生种群很可能已经野外灭绝。
其有很大可能已经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苏丹境内灭绝,而确定已经灭绝的区域为乍得、苏丹、乌干达以及中非共和国。
白犀牛的现状:
白犀牛分为南部白犀和北部白犀,白犀牛全世界只剩下两万头。但是北部的,只剩下唯一的一头雄性白犀,已经被人们全天候的保护起来,有士兵真枪实弹看管。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对它做出伤害,所以把它的犀牛角割下来,让它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但是这只犀牛它是孤独的,没有同伴,只有曾经伤害自己的人类陪伴着。遗憾的是,在2018年这只叫“苏丹”的唯一幸存的北部雄性白犀牛去世了。现在只剩下两只雌性的白犀牛,就是它的女儿和孙女。当它们也去世的时候,地球就真的再无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已经彻底灭绝。
北白犀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
保护级别
北白犀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尽管犀牛角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在黑市内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利益熏心的偷猎者每年都大量猎杀这些珍贵的白犀,而面对偷猎猖獗,非洲国家由于落后的经济技术无暇应对,这些问题已经导致北白犀成为即将灭绝在现代文明面前的大型动物。
白犀牛没有灭绝,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相当于人类的100岁)。依旧存活的两头北白犀,分别是“苏丹”的女儿纳金(Najin,27岁)和孙女法图(Fatu,17岁)。
白犀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近危(NT)。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级。
白犀牛保护措施
非洲各国政府一直在保护区内保护犀牛种群,如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斯威士兰的姆利尔旺狩猎保护区、乌干达的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梅鲁国家公园。
南非有着至少20个国家公园,其中的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是整个非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约7000只的南部白犀生活在国家公园及其周边的保护地内。克鲁格国家公园还在园区内设置了许多摄像头,以便于更好的监测和管理动物们的状态。
残暴狮是已经灭绝的一个物种,曾经在距今200万年前的美洲地区空前繁盛,而在1万年以前灭绝。从目前发现残暴狮化石的地点可知,当时其分布区域在美洲应该算是比较广泛的,从加拿大平原一直到南美印第安山脉都有它们的身影。
后来科学家们根据残暴狮的化石特征,复原了其身型特点,将其归类为猫科豹属残暴狮种。残暴狮的身长平均在3.5米左右,体重超过350公斤,仅就体型来说,就比目前非洲狮大三分之一。从残暴狮的头骨化石看,长度可以达到45厘米,比目前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的头骨都要大30%,其中牙齿也异常发达,测量出它的裂齿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而且它们也没有像当时的剑齿虎那样,由于牙齿特别长而发生颌骨退化现象,据推测其咬合力甚至能达到800-1000公斤,可想在当时残暴狮的战斗力,要比剑齿虎还要更高一筹。
再来看一下非常白犀牛。它是现存陆生动物中体型第二大的物种,总体上看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其隶属于奇蹄目犀科白犀属白犀种,身长平均接近4米,体重在3吨以上,它们没有门牙,靠嘴唇从地面上采集矮小的草类作为食物。白犀牛是纯草食性动物,没有尖锐的牙齿或者撕咬能力,但是它的防御能力很是出众。除了刚才说的体型巨大之外,它的皮肤很厚,达到4厘米以上,而且很光滑,即使大型的肉食性动物也无从下嘴。
另外,白犀牛还有一个强力的防御武器,那就是它头部前方的尖角,它的角有前角和后角之分,前角较长,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最长的纪录为130厘米;后角较短,但也有50厘米,这些角由致密的角质纤维组成,硬度丝毫不亚于大型动物的骨骼,这个平时只是用来族群间用来“内讧”的武器,在防御上同样也不含糊,一旦被这样的角顶上,十有八九会来个“贯穿伤”。但是就是因为白犀牛的角,引来了人们的杀戮,致使其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在非洲北部地区,白犀牛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极度濒危的个位数。为了挽救这些犀牛,人们不得不把它们的角提前锯下来。
从残暴狮与白犀牛的生存区域来看,二者在 历史 上也没有重叠的地方,因此不会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残暴狮对于白犀牛估计也没有太大的取胜把握。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体型有差距,白犀牛的体重是残暴狮的大约8倍左右,这个差异会产生强烈的震撼,体型的碾压使得残暴狮也不敢贸然上前。第二是没有太好的攻击区域,白犀牛光滑致密的皮肤,使剑齿虎尖锐的牙齿和强大的撕咬力完全发挥不出来,根本无从下嘴。第三是白犀牛的反击能力也很强,虽然是食草动物,但性情也不温顺,发起彪或者冲起来,凭借着巨大的惯性以及头上巨角的加持,像最大型的猫科动物也会被顶起摔成重伤,甚至直接来个开堂破肚。
因此,不单单是一对一,就算两三只残暴狮要想短时间内从白犀牛身上占到便宜,其难度也会非常大。
我认为可以,孟加拉虎都可以猎杀印度犀,印度犀和白犀体型相当,比孟加拉虎大很多的残暴狮猎杀白犀也没问题 。
印度杜德瓦保护区有只雄虎名叫“Rhino Killer”,也就是犀牛杀手。 按照杜德瓦保护区保护区的说法,这只雄虎和自己的老婆,加上两只后代,一家四口合作杀死了一头20岁的成年雄性印度犀,而且它一共杀死过5头印度犀 。
2008年2月26日巴格里山脉,一头怀孕的印度犀被孟加拉虎杀死 。
卡齐兰加有不少饱腹250公斤以上的大虎,因此这里的孟加拉虎经常传出猎杀亚洲象、印度犀、白肢野牛和亚洲野水牛的消息。有统计称:1982-2014年,卡齐兰加国家公园里共计有472头印度犀被孟加拉虎杀死,保守估计也会超过200头,其中大多数是幼崽和未成年犀牛,但也有一些亚成年和成年的犀牛。
谈到杀犀牛,不得不提kzt085,卡齐兰加kzt家族的代表。
kzt085在2011年3岁半时就打败了当地的地主雄虎,也就是它的亲爹kzt023。2017年12月它再次一鸣惊人,杀死了一头20岁的雌性印度犀,又干掉了前来偷吃的2岁半雄虎 。
印度犀和白犀体型相当,成年雄性平均2吨左右,成年雌性平均1.6吨以上 。20岁的犀牛正当壮年,在动物园里,20岁的雌性印度犀在2吨以上,20岁的雄性印度犀在2.2吨以上,野生环境下会稍小一些。
所以孟加拉虎有能力杀死2吨以上的印度犀,这差不多是雄性野生白犀的平均体重。
残暴狮的体重还存在争议,估计在400公斤,比孟加拉虎大很多,因此残暴狮杀死白犀应该也没问题。
残暴狮通常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但估测体重超过400公斤的史前大猫有好几种,不过和现存的大猫相比残暴狮大很多。
现存的所有猫科动物中,能够单挑成年非洲白犀牛没有,原因并不是老虎、狮子等动物不凶猛,而是白犀牛除了体型庞大外,它的皮肤坚硬且厚能够抵挡猛兽的尖牙和利爪,让它们无计可施。既然现存的猫科动物收拾不了它,作为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残暴狮能不能行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残暴狮
残暴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这一点仅从它的头骨长度就能看出,残暴狮的头骨长度平均在40公分左右,而现在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东北虎的头骨长度平均也只有36公分左右,而且残暴狮的体长平均在4米左右,体重平均在35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残暴狮是比东北虎都要大很多。由于已发现的残暴狮化石均来自于美洲地区,因此,它又被称为“美洲拟狮”。虽然从名字上看,它好像与狮子比较接近,实际上从基因上看,它与老虎的关系比狮子要近一些。
残暴狮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在当时的美洲大陆上,残暴狮是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残暴狮在当时以大型的食草动物为食,比如体重接近1吨的野牛。
从生存年代以及分布上看,残暴狮与美洲剑齿虎属同一时期同一生态位的动物,但是由于剑齿虎过长的犬齿造成了它的下颌退化,进而使得它丧失了食肉动物关键的咬合力,所以,在同一生态位下,残暴狮在美洲剑齿虎之上。
白犀牛
白犀牛是陆地上现存体型第二大的动物,仅次于大象。从已发现的化石看,白犀牛早在更新世就出现在了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与残暴狮接近,但是由于白犀牛属于非洲独有的物种,因此即便它与残暴狮同时期,它们也没有相遇的机会。
白犀牛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北部白犀牛,现存的数量仅有4头。白犀牛的数量减少与人类的偷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它被偷猎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犀牛角。
白犀牛有着所有犀牛中最长的角,成年白犀牛有两个角,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在头部有类似于角状的突起都是骨质的,而犀牛的角则不同,它的角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里面充满了角质纤维。虽然犀牛的角不是骨头的,但是由于角质纤维的填充,它的角的硬度不亚于骨头。
成年白犀牛的平均体长在4米左右,体重平均在2.5吨左右,而白犀牛的两个角,长角的平均长度平均在75公分左右,短角的长度平均在50公分左右。
虽然白犀牛是食草动物,但是它可是有名的“暴脾气”,再加上白犀牛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因此,它有着很强的攻击性。2吨以上的体重加上40公里每小时的奔跑速度,如果被白犀牛顶上,不是贯穿伤也足以顶飞,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的攻城车。
(被割掉角严密保护的北部白犀)
残暴狮能不能猎杀白犀牛?
虽然白犀牛与残暴狮没有相遇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同比例的猫科与食草动物。从上面的数据看,白犀牛的体重是残暴狮的7倍左右,而在现存的猫科动物中,雄性的非洲狮能够捕猎的极限动物就是非洲水牛了,而非洲水牛的平均体重为650公斤,是成年非洲狮平均体重(190公斤左右)的3.4倍左右,如果说找一种非洲狮同一生境中的食草动物且体重是非洲狮7倍的动物的话,就只有黑犀了。但是,就目前来看,从来没有一头成年的黑犀丧生于雄狮的爪下。
因此,我认为,残暴狮固然凶猛,但是遇到体重是自己7倍的白犀牛,巨大的体型差,是不可逾越的。况且,白犀牛除了攻击性外,它的皮肤就有3公分厚,在防御方面也非常的出色。
不过,假如有多只残暴狮一起围攻白犀牛的话,通过不断撕裂皮肤让白犀牛慢慢的失血过多的话是有几率猎杀的。
总结
从更新世到现在,白犀牛最大的天敌就是人类,除此之外,在野生环境下,它是没有天敌。对于食肉动物来说,虽然它们有着越级挑战的能力,但是“越级”也是有极限的,超过自己体型的4倍以上的动物,它们是很难猎杀的,更不用说超过7倍了。
因此,在单对单的情况下,残暴狮是无法猎杀一头成年白犀牛的。
残暴狮——美洲拟狮通常被视为现代非洲狮的一个亚种。 但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残暴狮与非洲狮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有自己独特的分类。 残暴狮作为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体型比现代非洲狮大四分之一。 许多人认为残暴狮根本不是狮子,而是一种独特的大型猫科动物,没有存活到现代。 然而,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同意残暴狮与欧亚大陆的洞狮关系最为密切。
在更新世的冰河时代,欧亚大陆的洞狮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只是由于冰川活动而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 由此产生的小种群将拥有有限的基因库,如果更大的个体在新的环境中有好处,残暴狮将更容易进化,例如长得稍微大一点。 残暴狮似乎遍布北美,从加拿大到巴拿马地峡,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都有分布。
残暴狮还穿越南北美洲大陆桥与其他先前被隔离的动物混杂在一起。 北美早期大型食肉动物的扩散被认为是取代了剑齿虎和恐鸟作为南美顶级捕食者的位置来看,当残暴狮到达南美时,它们似乎已经消失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残暴狮是一种独居的动物,似乎也偏爱像野牛这样的大型猎物,因为它们更容易成群猎食。
残暴狮能有效捕猎的方法是使用伏击战术来突袭它的猎物,这样当目标意识到危险时,残暴狮已经开始攻击了。 像大多数食肉动物一样,残暴狮可能从下风处接近它的目标猎物。像其他猫一样, 残暴狮通常蹲得很低,趴在可以隐藏的长草里,爬向它们的猎物,因为狮子趴在草地上,仍然可以看到猎物。残暴狮估计已经足够接近了,它会在最后的距离冲刺,跳到猎物的背上或侧面,扑倒猎物,这样它就失去了立足点,瘫倒在地上。残暴狮可伸缩的爪子开始被用来抓住猎物。 不抓猎物时爪子缩回,这样就不会接触地面,从而保持锋利。
白犀牛作为陆地第三大哺乳动物,仅次于非洲象和亚洲象,白犀牛有着厚厚的皮肤、粗壮的身体和两个尖角,白犀牛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 白犀牛体型相当大,体长为340到420厘米,肩高165到205厘米,体重1300到3600千克,人工圈养的非野生白犀牛也有超过4000千克的个体。 残暴狮长3.5米,肩高1.2m左右,体重平均351公斤。
残暴狮独居的习性更像东北虎,可以看做一个大号的东北虎。东北虎分布区内没有犀牛那么大的动物,通常捕猎野猪、鹿,甚至棕熊,但这些通常在500公斤以内。而白犀牛是惊人的三到四吨,即便是非洲狮群也很难威胁到白犀牛,白犀牛虽然脾气温和,不喜欢主动攻击,但它自卫时厚厚的皮肤和近一米的大杀器犀牛角,非洲狮群真不敢招惹它。残暴狮体型只比非洲狮大四分之一,喜欢捕猎北美野牛一样大小的猎物,北美野牛最多一吨重,和白犀牛差的远。虽然名字叫残暴狮,但面对白犀牛,还是要跑路。
老幼残疾除外...
健康 的成年犀牛.远胜 健康 的成年雄狮 !...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白犀牛能活多少岁?的全部内容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