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丁路德?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马丁•路德虔诚的基督徒,《圣经》的坚定支持者,善于学习固执己见的改良家。使人人都有解读《圣经》的权利,使众信徒与圣徒,牧师,教皇人人平等;由于时代局限在改良的路上不得不借助世俗权力,而依附于世俗权力。在二战期间为何希特勒可以给德国民众洗脑,一方面也受路德的思想影响。世俗权力也是上帝授权管理世间,所以属灵信徒也要服从。

马丁•路德解读《圣经》而使人人平等,这是他最大的贡献吧!再者把音乐运用在崇拜仪式上,也让仪式多一份神圣感,也赋予了音乐另一种音调。


《马丁•路德》

第一章 世事虚妄 一心向道

1483年11月10日汉斯•路德的妻子生下了一男婴。次日神父以圣徒圣马丁之名为这个婴儿施洗,因此汉斯给他的儿子取名为马丁•路德。

路德4岁半就进学校学习拉丁文,读大学时300名学生结束在文学院的学习,只有十七人通过硕士学位考试,路德排名第二。他们学习“三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语法和修辞。

光明的前途就在前面,然而在一次返校的路上,路德遇上了雷暴雨,雷声炸响在他身边,顿时吓得他魂不附体,他许愿决志:“圣安娜,救我!我愿意去做修士!”

在经历“哭泣,静默和静养”考核期成为了一个见习期,经过苦修成为一个正式修士。在两年后1507年5月,路德获得主理第一堂弥撒。

1507年在神学院获得《圣经》学士学位和神学硕士学位,取得讲授《圣经》和《箴言四书》。1510年路德被放逐到维滕堡,在维滕堡路德获得一位出色的灵修导师:施道比茨。他赠送给路德一本珍贵的圣经。

第二章 上下求索 豁然开朗

路德在施道比茨的忽悠下攻读了神学博士学位,并接替了自己在维滕堡《圣经》学院教授。

①路德接触的三种传统:经院哲学、人文主义和神秘主义。路德获得圣经博士学位后是教授和主管,一方面需要讲解圣经为学生答疑解惑,一方面要监督和巡视修道院。

②获得救恩的关键是如何与上帝建立盟约,必须获得上帝的“称义”才能获得救恩。路德在自己主管的地方推行神学理论。“人总是罪人、悔罪者、义人”

第3章 坚贞不屈 抵制“权威”

路德反对兜售赎罪券,认为只购买赎罪券不能获得救赎,并承认教皇的权利。

①《九十五条论纲》:新时代的宣言《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

②海德堡论辩:提出十字架神学

③莱比锡论战中,路德再一次否定教皇的权利,提出基督才是教会真正的、唯一的元首。罗马教廷颁布了《逐路德出教》的著名通谕“主啊,求你起来”。

第4章批判旧制 奠定新基

1520年路德撰写了《论善工》、《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于巴比伦》和《论基督徒的自由》合称为“宗教改革的四大著作”,共同确立了宗教改革的纲领和基石

①主张改革推倒罗马教会的三道围墙:“宗教的权利在俗世权力之上,只有教皇才能解释《圣经》,只有教皇能召集宗教会议。”

②认为只有圣餐和受洗两项圣礼,其他并不否认它们是神圣,只是认为这些并非真圣礼。

③路德提出一对有关心灵自由和捆绑的命题:“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辖管;基督徒是全然忠顺的众人之仆,受任何人辖管。”

第五章 矢志不渝 实践真道

①帝国皇帝为了寻得教皇的支持决定公开审判路德,召唤路德进帝国进行辩解。路德有机会以否定自己的著作获得无罪,然而他依然坚持真道,甘为要犯。皇帝也遵守自己的承诺,给路德二十一的安全期。

②在回来的路上路德被腓特烈有计谋的绑架走,化身为乔治贵族。潜心翻译圣经,并写信支持宗教改革。

③路德提出推进教会的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普及教育;充当牧师和牧师的精神导师。提出在崇拜仪式中充分地运用了音乐,后人称路德是会众唱诗之父。

④路德42岁与波拉26岁结为夫妻。他说上帝行迹捉弄世人,用婚姻之轭俘获了他,他要结婚了,邀请他们参加修士和修女的这场让天使欢笑、令魔鬼哭泣的婚礼。

第六章 严守立场 四面树敌

路德不主张激进的改革,只愿意进行适度的革新。强调属灵应该接受世俗权力的约束,不主张暴动。在圣餐饼和酒的问题:路德主张当神父念祝圣祷文时,饼和酒的外在性质虽然还在,但其实质已经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宝血。

1546年2月18日去世

1555年《奥格斯堡帝国及宗教和约》签订,确立了路德宗的合法地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