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有哪些先进装备值得中国买?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武器装备的几个关键子系统。包括动力,信息控制系统,武器以及武器机体本身,现在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俄罗斯军工科技库中我们所需要的还有,但是已经不多了。现在应该反过来问,俄罗斯需要购买哪些我国的军事装备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自己的军工科技!我们结合我国军工的现状,来聊一聊我们和俄罗斯在军工科技上到底孰强孰弱吧!

发动机领域,中俄互有长短,但是中国更全面,俄罗斯有明显短板!中俄双方都在购买双方的动力设备!

军用发动机主要包含三个领域,分别是空军,海军和陆军。整体上看,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些,没有明显的短板。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稍强,但是舰用发动机领域是巨大的短板,还没有解决有无的问题!

当今世界航发三强,美国的F135,俄罗斯的产品30和我国的涡扇15,基本上性能都在伯仲之间。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性能最弱。还没有定型使用。不过在战机的装备上,我国已经用涡扇10C完成了对战机的适配。所以目前来说我们的空军发展摆脱了航发的限制因素,已经进入了自由扩军的时代,其中的标志就是歼20的大规模量产!

舰用发动机领域,俄罗斯因为没有舰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所以必须对外采购。原本的来源是乌克兰,但是因为俄乌交恶,这个路子基本上断了,除非俄罗斯兼并乌克兰,短期内俄罗斯根本无法攻克舰用燃气轮机技术。所以未来俄罗斯的海军发展会因为燃气轮机的限制,存在无法突破的瓶颈,就像我们两千年前后一样,没有燃气轮机,大型驱逐舰不能建造,只能建造柴油机动力的054A护卫舰,现在俄罗斯的状态跟我们不是很像吗?

出了水面战舰之外,俄罗斯在常规潜艇的AIP动力领域,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拉达级的服役正是因为无法攻克AIP发动机,所以俄罗斯迟迟拿不出新潜艇。在AIP潜艇大单满天飞的时代,俄罗斯依靠基洛级潜艇打天下很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

我们无论是舰用柴油机,燃气轮机还是潜艇AIP动力技术,都有,而且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发展任何海军装备,都不会因为动力受困。燃气轮机的技术来源是美国和乌克兰,舰用柴油机则来自于德国,AIP技术则是由瑞典斯特兰发动机起步。我们虽然都不能算是自主研发,但是在引进国产化的路上都成功了,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性能提升!

不过我们短期内肯定是还需要进口俄罗斯发动机的,因为我们还有大量装备俄罗斯AL31发动机的飞机在使用。未来这些飞机的发动机一旦达到寿命极限,还是需要换装新的发动机的。因为我们的涡扇10发动机比AL31更粗,而且尺寸要比AL31短很多,所以未来是不大可能换装涡扇10系列发动机的!过去我们已经购买了超过1300台AL31系列,未来肯定还需要进口一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总不能为此修改机体设计吧?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俄罗斯也在买我们的船用动力柴油机。俄罗斯造不了大舰,小舰还是可以建造的。两三千吨的护卫舰用柴油机就可以搞定,我们在这一领域虽然相比德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为俄罗斯的3000吨以下的小型军舰提供柴油机,还是非常轻松的。

总体上来说,我们对于俄制武器和系统的依赖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所谓,而俄罗斯未来可能会成为我国动力系统的一个主要出口地。关键要看俄罗斯财政状况,没钱一切都是白扯!

电子设备领域,我国在20年前就已经全面超越俄罗斯,未来大概率不会进口此类的装备和技术!

我国和前苏联其实在武器装备的电子技术领域的起步是同步的,不存在前苏联比我们早起步多少年的问题。在军工电子领域,我国技术研究方向更倾向于西方化,而俄罗斯则更加倾向于简单化。可以说中俄在武器电子技术领域走的是不一样的路。

机载设备领域,我们在80年代通过考察达索公司以及和美国的和平珍珠计划,发展出了我们自己的机载数据总线和机载雷达,电传操纵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来源主要是美国。比如咱们最早应用到歼8上的6096B数据总线的技术范本就是美国的1553数据总线。这些技术在30年前我们已经全面铺开,并在2010年前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我们更是一步跨进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俄罗斯在机载电子设备领域,则要落后得多。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机载电子设备技术水平勉强达到了美国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在2000年之前,俄罗斯军工技术基本上十年停滞不前,关键的90年代,是机载电子设备突飞猛进的十年,俄罗斯直接错过了。现在俄罗斯苏35上装备的雪豹E雷达,还是采用无源相控阵体制的,而且结构重量巨大,性能落后,总体战力水平不及我国的歼10C.现在性能战机数据总线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G级别的传输速度,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明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数据总线架构决定机载电子设备的性能上限,俄罗斯在战机领域的落后随着苏35出口的失败已经注定了,跟我们最少有一代的差距!

船用电子设备领域,主要包含了声纳,雷达以及控制,通讯传输等各个子系统。其中比较重要的拖曳阵列声纳,舰载相控阵雷达,远程对海超视距搜索雷达等,我们和俄罗斯技术也是各有长短。俄罗斯在声纳技术和超视距搜索雷达上有领先,我们依照其技术仿制的国内型号确实非常好用(例如音乐台超视距雷达的性能)。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属于有了就能仿制出来的程度。而俄罗斯则处于有些很强,但是有些完全没有的状态,其中最关键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技术,现在在俄罗斯还处于空白。不过俄罗斯估计短期内还不会建造大型军舰,有没有盾舰需要的雷达倒是无所谓了!

预警机领域更不用多说了,我们在这方面现在是超越所有国家的存在,雷达体制和架构已经迭代到了有源相控阵数字化雷达预警机的地步,比美国还要高出一代。俄罗斯还在使用机械雷达做预警飞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处理能力以及指挥能力跟我国这些现金预警机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电子战领域,俄罗斯也非常弱。或者说处于空白阶段。这种对现代高科技战争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未来有非常大的作用空间。俄罗斯在电子技术的落后导致其在电子设备的研发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跟顶级水平的差距更是云泥之别。就好比俄罗斯出口给印度的先进战机苏30MKI一样,十多年前,在中印和印巴对峙前线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在的苏30MKI,巴基斯坦只需要出动枭龙,再带一个电子干扰吊舱,就可以在超视距范围内全面压制印度的苏30,让其丧失超视距空战能力,如此技术进步,估计俄罗斯在世纪之初是无法预料的吧!

军用电子技术本身研发难度大,技术集成度高,对于科研费用的投入要求比较高。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经历了混乱的十年。普京上台之后虽然有心励精图治,奈何国内问题不断,经济持续下滑等都导致了俄罗斯在军工电子领域长期投入不足。现代军工电子领域,不到十年就会迭代出一代,俄罗斯本来就落后,再加上投入不足,停滞不前也就不难理解了!军工电子领域的落后,将会导致俄罗斯军工科技的全面衰落,这是武器装备电子化之后肯定会发生的!

武器领域,俄罗斯还是世界的王者之一,我们只能算是追随者,虽然有部分装备技术领先,但是大部分处于仿制和追赶阶段!

机载武器,舰载武器以及陆军武器,战略武器领域,我们领先的地方主要是机载武器。其他领域则是学习俄罗斯的比较多,获得突破性技术进步的并不多。不过我们基本上赶上了俄罗斯的水平,所以并不需要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装备。这点是首先要明确的!

在战机性能和机载武器性能,电子技术性能上,我们全面领先俄罗斯。按照机载武器的水平来看,俄罗斯的机载空空导弹是R77,射程是70多公里,我国早在霹雳12研发成功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在霹雳15服役之后更是超越了美国,所以这一领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俄罗斯虽然号称他们新的空空导弹技术如何先进,但是在苏联时代空对空导弹就是短板,俄罗斯又有一贯夸大装备性能的毛病,所以我们并不相信俄罗斯的宣传,就像他们说他们的苏35是所谓的4++代,无限接近五代机一样,我们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所谓最强四代机,不过是个最强格斗四代机,性能上还是落后于大部分的四代半战机!所以俄罗斯对外宣传的武器性能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尤其是空空导弹这种电子技术集成度高的机载武器,俄罗斯几乎不可能做出先进的空空导弹!

舰用武器俄罗斯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号的,像防空导弹,俄罗斯是和美国比肩的存在,我们也是最近几年才跻身世界前列的,所依靠唯有红旗9导弹。反舰导弹上,我国现役比较先进的例如鹰击12,鹰击18。技术来源都是俄罗斯的导弹。鹰击12的技术原型是我们进口现代级上配备的日炙反舰导弹。鹰击18的技术来源则是进口基洛级潜艇的时候,其上配备的俱乐部S亚超结合的反舰导弹。有人说我们自己的鹰击12和鹰击18要好于俄罗斯的进口导弹,这个是自然的,因为进口导弹有300公里的射程限制,这是出口武器的国际条约限制导致的,俄罗斯的自用版本要比出口给我们的好得多,我们所做的改进,不过是将其性能复原而已!

战略武器,轰炸机,俄罗斯全面领先。运输机短板运20已经补齐!

战略导弹领域,我们主要依靠的就三款,东风41,东风5以及潜射的巨浪2.东风41的性能只能说无限接近于白杨M,东风5跟撒旦还是有差距的。巨浪2跟俄罗斯潜射导弹那圆锤相比差距简直不要太大。不过我们在战略武器领域相比于俄罗斯的优势是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是高超音速BUG级别的存在,在美国人眼中这已经是可以吊打一切的存在了。俄罗斯不但高超音速武器研发出来的时间比我们晚,性能也没有我们先进,这可能是我们在战略武器领域唯一领先世界的地方了吧。不过战略武器并不会在外贸武器的订单中出现,所以这些并不会出现在中俄的军贸交易中!

另外,战略轰炸机领域,我们相比俄罗斯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至今使用的轰炸机,还是上世纪前苏联出口给我们的图16改进而来的轰6。轰20虽然性能超过俄罗斯的轰炸机,但是是不是服役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俄罗斯卖给我们图160,咱们也未必会购买。毕竟我们的轰20已经出来的,服役不过是早点晚点的问题罢了!

运输机曾经是我们巨大的短板,战略运输机的限制让我们在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领域长期无法获得突破。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技术,属于先行一步。我们运20出现之后,随之发展而来的运油20等设备基本上满足要求了。现在从生产能力上看,我们会在这一领域快速超越俄罗斯,过去那种去俄罗斯淘换二手伊尔76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小结:军工科技要想获得全面的突破,背后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咱们现在的军费开支每年2000亿美元以上,除了人员开支以外,这笔钱可以能够建设上百艘航空母舰的,我们为何没有那么多的装备呢?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量的军工科研项目将资金都占用了。多年来持续的投入,才是保障军工科技发展的基础。

到今天我们在军工科技领域早已全面超越俄罗斯,关键的子系统基本都解决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武器装备设计的自由王国,对于俄制武器以及子系统的依赖早已解除。俄罗斯因为国力持续衰退,军工科技主要还是吃苏联的老本,现在苏联解体都三十年了,各类武器装备都已经进步了两三代了,俄罗斯的技术整体上已经落后,其武器装备对我们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消失了。现在俄罗斯武器装备的性能不如我们,装备规模也比我们小得多,全部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规模还不及我们两个战区,所以长远来看,俄罗斯自主研发武器的动力会随着装备规模的减小而消失,最终变成一个武器进口国也就是未来三二十年的事情。未来俄罗斯大概率会成为我国武器装备的主要出口国,大家拭目以待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