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比山西更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应该不少。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山西历史。(本文约700字,阅读需时3分)
这个说法是突出山西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作用。
山西这个中华民族的脊梁,确实是历史悠久,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诞生之初的夏及其之前漫长的三皇五帝时期,山西,特别是山西东南部的上党等地区,是这个中华文明早期的一个重要的人类活动舞台。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的古上党地,主要包括今天的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
这里号称中国神化的故乡。
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这些上古之神化,多起源于此地。
在晋城北的高平市,有很多关于炎帝的历史遗存,炎帝陵、炎帝寝宫、炎帝行宫、炎帝庙等等。更有保存完好的神农传说相关遗迹,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等。还有专门纪念尧舜禹三先祖的三圣庙。
这些关于先祖的传说,代代相沿,至今仍在晋东南土地上流传。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这是司马迁所言的夏代活动中心区域,东边是河、济,就是黄河、济水所在的今河南山东一带;西边是泰华,就是太华山,今华山附近;南到伊阙,就是到洛阳的龙门石窟附近,北到羊肠。
羊肠在哪里呢?
裴骃认为:“壶关有羊肠阪,在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 实际上这个羊肠阪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因为道路崎岖难走,故有羊肠之称。
山西长治的长子县北,考古发现了高庙文化遗址,地层中包含有从二里头夏代到二里岗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
考古和历史文献皆证明,山西东南这片土地,是远古人类活动的场所,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因此可以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晋东南”。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