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去世了。
临死之前,刘邦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戚夫人和刘如意这一对母子。为此,他特意把自己的心腹周昌派给刘如意,当他的相国。
并在《手敕太子文》中嘱托刘盈:“我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
刘邦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戚夫人和吕后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刘邦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你争我夺,暗中交锋了好几次。
刘邦一死,太子刘盈继位,吕后就是堂堂正正的皇太后,想捏死一个戚夫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该来的总会来,刘邦一死,吕后就出手了。
她先是把戚夫人打发去做苦工,后来又把砍掉了她的手脚,挖去了她的眼镜,割了她的舌头,熏聋她的耳朵,破坏她的喉咙,把她做成“人彘(zhi)”,扔到了厕所里。
不仅如此,他还带着自己的亲儿子刘盈去参观,结果,刘盈被戚夫人的惨像给吓破了胆,回来以后就以酒色和美色来麻痹自己,没几年就去世了。
每当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指着吕后的鼻子说:“吕后,你好狠毒啊”,然后转身对戚夫人说:“戚夫人,你死的好惨啊”。
其实,完全不必为戚夫人叫屈,她能有这一天,完全是咎由自取。
当你们在感慨吕后好毒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戚夫人,是如何以一个小妾的身份,骑在正牌夫人吕后的头上拉屎。
有无数次,戚夫人都把吕后逼到了死角,如果不是吕后凭借自己的隐忍和智慧,一步步化险为夷,那么,沦为“人彘”的恐怕就是吕后了。
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但是,他可不甘心当个小小的诸侯,他的目标是要干掉项羽,一统天下。
很快,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项羽带着大军去攻打齐国,刘邦趁机端了他的老巢,彭城。56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彭城,刘邦春风得意,把项羽从咸阳带回来的金银财宝,美女少妇全部据为己有。
此时,项羽的处境非常尴尬,他如果回师增援彭城,必定会被齐国追着屁股打,到时候他就是腹背受敌,这是兵家大忌。
于是,项羽决定,留下大军继续攻打齐国,自己亲自率领3万骑兵,突袭彭城。
这个时候,刘邦正搂着小媳妇睡觉呢,根本就不会想到项羽会这么快杀回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56万大军,愣是被项羽的3万骑兵给打的丢盔弃甲。
刘邦一路向西跑,跑了一天一夜,跑到了曹州东二十里的戚家村的时候,实在是跑不动了,就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没想到,屁股后面的追兵又到了,刘邦心想:“奶奶的腿,老子是不是今天就在这里交代了”。
这时候,出来一个美艳的少女,他看见刘邦后先是一惊,随后看看远处的追兵,好像明白了什么,她指了指旁边的一口枯井,示意刘邦躲到里面去。
等追兵过去,刘邦从枯井里爬出来,才知道,眼前这位少女姓戚,是原秦朝将领戚鳃的女儿。
戚家,原本也是六国贵族后代,祖上可以追溯到卫国的孙林父,他因为被封到了“戚邑”,所以后代以戚为姓。
在感谢完了戚姑娘的救命之恩后,刘邦说:“我摊牌了,我就是汉王,你们父女走运了,今天你们救我一命,改日我会重重报答”。
戚鳃一听,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汉王”,急忙迎进屋里,张罗着好酒好肉伺候刘邦,聊着聊着,戚鳃就提出想把女儿嫁给刘邦,不知道能不能高攀的上。
刘邦本是个好色之徒,在流亡的路上还能捡个美人享受,自然是求之不得,脸上露出邪恶的笑容,拿起酒杯喝了一口,点头答应了。
当天晚上,刘邦就和这戚姑娘成就了好事。
三年后,刘邦在定陶称帝,建立“大汉”,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戚家父女听说了以后也赶了过来,刘邦很高兴,封为“戚夫人”。
戚夫人不但长的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尤其擅长跳“楚舞”和“翘袖折腰之舞”,能跳这个舞,那小腰,绝对柔软如蛇。
因此,在刘邦的众多妃嫔中,戚夫人最受刘邦喜爱。这后宫的女人,一旦受到皇帝的宠信,那就会开始膨胀,戚夫人也不例外。
戚夫人有一个儿子,刘邦给他取名叫“如意”。都说母凭子贵,子以母荣,戚夫人明白,自己的后半辈子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全靠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了,但是,前提是,他必须当上太子。
为此,戚夫人展开了他一系列的计划。
第一步:翻旧账,帮助儿子当上赵王
刘邦和吕后有一个亲生的大女儿,叫鲁元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张敖,张耳死后,张敖继承了赵王的爵位。
有一次,刘邦到赵国是视察,张敖作为一个藩王,亲自为刘邦下厨,端茶倒水,像一个服务员一样伺候刘邦。
如此恭敬的态度,没有换回刘邦的一丝尊重,他反而大大咧咧的坐在那里,挑三挑四的,总之一句话:伺候的不周到,朕很不开心。
这是刘邦的一贯风格,流氓出身嘛,素质高不到那里去。
张敖这人心理素质好啊,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但是,他手下的人贯高、赵午等人不愿意了:“刘邦,你未免也欺人太甚了,我家主公好歹是赵王,你也太不给面子了”。
于是,贯高等人就谋划着要刺杀刘邦,以解心头之恨。不过,后来在张敖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计划,相当于大家过过嘴瘾。
这件事,后来又被戚夫人给翻出来了,在刘邦面前一番添油加醋的说,刘邦就把张敖的赵王爵位给撸了,改封为宣平侯。然后,把赵王的爵位,给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第二步:吹枕风,帮助儿子当太子
从大汉王朝建立的第一天起,刘邦的亲嫡子刘盈,就被立为皇太子,况且,人家亲妈吕后还在呢,应该说,没有人敢轻易打太子的主意。
可是,戚夫人就敢,也不知道她是傻,还是彪。
为了能让儿子刘如意当上太子,戚夫人是不断的给刘邦吹枕边风,最后刘邦也动心了,就向大臣们提议,我是不是能换个太子,我看如意这个孩子不错。
太子,是一国之本啊,况且,自古以来的宗法制都是立嫡不立庶,这大臣们自然是纷纷反对,其中周昌意见最大,不过,他说话有点结巴,这一着急,结巴的更厉害了,脸都憋红了说:“皇上,这,这,这,这,这可,可,可,可是万万不行啊”。
周昌这个表现,居然把刘邦逗乐了,这件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放过去了。
但是,吕后着急啊:“这个小贱人,抢了我女婿的赵王爵位,现在又来打我儿子的太子主意,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气归气,戚夫人有刘邦罩着,吕后也拿她没办法,她只好去找张良帮忙。
张良对吕后说:“以前皇上听我的,是因为他常常处于困境,我可以帮她脱离困境,现在天下太平了,我的话,他是不会听的,不过,你可以去找四个人,只要这四个人出马,事情就好办”。
吕后连忙问:“这四个人是谁,他们有这么大能耐吗”。张良说:“这四个人可不一般,他们是商山四皓”。
这四个人,都是秦始皇时代的“博士”,大学问家,通古寓今,因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满,随即隐居在商山,刘邦多次想邀请他们出山,都被拒绝了。
在一次宴会上,太子刘盈带着四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出现了,刘邦一看这四个人气度不凡,一打听,原来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商山四皓”,现在居然成了太子的老师。
宴会过后,刘邦对戚夫人说:“没想到,商山四皓成了太子的老师,看来这太子之位我是不能动了,皇后注定是你的主人了”。
此后,刘邦再也不提更换太子的事儿了,即便是戚夫人如何哭闹,始终也没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
换太子,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大事,戚夫人,一个小小的傻白甜,她何德何能,仅仅凭借着美色,就能让刘邦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了吗?
不,你太高看戚夫人了。
一个女人而已,刘邦已经君临天下,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一个戚夫人,未必能勾住刘邦的魂,那么,刘邦为什么还要听戚夫人的话呢?
事实正好相反,刘邦只是借力打力,顺利利用一把戚夫人而已。
换太子,其实是刘邦的本意,只不过,刘邦不敢对吕后说,借着戚夫人的名头提出,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同时,也把吕后的怒火,成功的转移到戚夫人的头上。
那么,大家就会疑惑了,刘邦为什么要换太子,他和吕后俩人不是患难夫妻吗?
患难夫妻不假,但是,那是打天下之前的事情了,坐了江山以后,刘邦和以吕后为首的吕家,已经成为了“政敌”。
吕家,是刘邦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在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吕老太公就把女儿嫁给了刘邦,把他们吕家全部捆绑到了刘邦的战车之上。
彭城之战后,是吕家再一次支持刘邦重整旗鼓,才有了后来的大汉江山。所以,汉朝建立后,吕家,在朝廷里成为最大的一股势力。
为了遏制吕家势力坐大,刘邦在清除了异姓王之后,搞了一个“白马之盟”,规定:“凡是非刘姓子孙,不得封王”。
这个条约,其实就是为吕家量身定做的。你想想,开国功臣都被清除完了,还有哪个异姓,能有资格封王,除了吕家,没有别人了。
所以说,刘邦很早就开始在提防吕后了。
另外,刘邦想换太子,也有一些难言之隐,他怀疑,吕后早就给他戴了绿帽,刘盈很有可能不是自己亲生的。
刘邦手下有个人叫“审食其”,这个人名气不大,但是很重要,他长期担任刘邦的“舍人”,就是负责管理刘邦的家庭事务,买菜,洗衣,做饭,跑腿,送信,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保姆。
当年刘邦押送犯人到骊山去,中途私自放跑了犯人,自己被迫逃到芒山与砀山之中,这一跑就是几年,家中全部是审食其在帮忙照顾。
彭城之战的时候,吕后和父亲吕老太公都被项羽给抓走了,关在彭城的大牢里,还是审食其不离左右的照顾。久而久之,这吕后和审食其之间就产生了暧昧的感情。
其实,这也难怪,你说刘邦一个大老爷们,一出事就脚底抹油溜了,留下孤儿寡母在家里承受千斤重压,哪个女人能受得了。
审食其虽然是个小人物,但是,在吕后最需要有人关怀的时候,是他一直陪伴在身边,俩人不弄出感情来,那都见了鬼了。
果然,在刘邦去世后,吕后和审食其就公开睡在一起了,因为这,汉惠帝刘盈还教训过审食其,但是,没办法,有吕后撑腰,谁也动不了他,甚至最后审食其还当上了大汉的丞相。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至于俩人什么时候产生的感情,刘盈到底是不是刘邦的种,已经没人能说清楚了,恐怕只有吕后一个人知道。
因此,刘邦才会说:“我觉得刘盈不像我”。
戚夫人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在台前卖力的表演,殊不知,她已经被刘邦给利用了,因为,打击吕后,也是刘邦的目的。
世人只知道吕后有多疯狂,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吕后的心里有多心酸。
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她嫁给了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原本指望着刘邦很快能大富大贵,自己好跟着享福,没想到,刘邦给她带来的,是两次牢狱之灾。
好不容易熬到刘邦称帝了,自己也人老珠黄了,皮肤也长皱纹了,身材也变走形了,刘邦连正眼都不瞧她一眼,整天的就和小妖精戚夫人鬼混。
这种心死的感觉,谁能理解。
当年的刘邦,还只是一个“泗水亭长”,搁到现在,只是一个村长兼警务室警员,大秦最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30大几了还没娶上媳妇,不是他晚婚晚育,而是他人品太差,没有那家姑娘愿意嫁给他。
这一天,沛县县公的一个好朋友,从别的地方搬家到沛县居住,这个人就是吕后的父亲。
为了以后能在沛县站住脚,吕老太爷是大办酒席,宴请了沛县的头头脑脑。当时萧何在县衙里当一个小吏,他被县公大老爷给派过来,负责接待客人,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红包。
为了区分客人的身份和尊卑,凡是随礼一万元以上的,统统请到包房里就做,随礼一万以下的,不好意思,大厅里找个地方待着吧。
刘邦好歹也是亭长啊,这种场面哪能不出席,不过,他没有那么多钱随礼,但是,他又不想憋住的坐在大厅里,那多丢面子。
于是,他大踏步的进入,嘴里吆喝着:“泗水亭长,刘邦,礼金一万”。然后就朝里面包间走去。
萧何当时就愣住了:“好你个刘大忽悠,礼金一万,你到是拿过来呀,嘴上说说就完事了”。
原本,萧何是想把刘邦给撵出去,但是,正好别吕老太爷看见了,他对刘邦说:“我这个人会看相,你不是普通人,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我有一个女儿,你要不嫌弃,我做主嫁给你了”。
刘邦也楞了,本来想来吃一顿白食,没想到捡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吕后嫁给刘邦没多久,上面派下来一个任务,刘邦要到首都咸阳出趟差,押送一批囚徒到骊山,去修秦始皇的陵墓。
走到半道上,刘邦发现,这人怎么越来越少了,这要是到了咸阳,怎么给领导交代,按照秦国的法律,这是要砍头的。
于是,刘邦决定,干脆把囚徒全部放了吧。
刘邦这个举动,居然感动了不少囚徒,大家纷纷要跟着刘邦混,最后,刘邦带着这些人跑到了芒山和砀山之间,躲了起来。
刘邦是跑了,可苦了家里的吕后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有老婆吧,你有老爸吧,我逮不住你,我可以逮你的家人,于是,吕后就替刘邦坐了大牢。
彭城一战,刘邦被项羽打的是丢盔弃甲,甚至连老婆都丢了,不但把老婆丢了,他甚至连自己的一双儿女都不想要了,几次把他们推下马车,是夏侯渊不忍心,又下车这姐弟俩给抱了上来。
就这样,吕后又在项羽的大牢里过了一段时间,直到“鸿沟为界”之后,才被放了回去。
好不容易熬到大汉建立了,总该过上太平日子了吧,又出来个戚夫人,夺取了本该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对于戚夫人,吕后和她之间那是“国恨家仇”。
论“国恨”,戚夫人是公开和她抢夺“太后”的位置,一旦刘如意当上太子,那戚夫人就会母凭子贵,当上大汉的太后。
论“家仇”,戚夫人先是搞自己的女婿,后又搞自己的儿子,这一双儿女,可是吕后的心头肉,居然双双被戚夫人欺负。
因此,当刘邦去世后,吕后第一时间就把戚夫人给打发去干苦力“舂米”,以解她多年来的心头之恨。
如果戚夫人能够聪明一点,她就会老老实实的在后宫干活,等待她的儿子刘如意长大,好歹他也是赵王,想办法救出母亲,还是能办到的。
可惜,戚夫人没有那个智商,她公开在后宫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长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这句话,很明显是戚夫人在向外传递信号:“来人啊,我被欺负了,谁能去告诉我儿子”。
告诉你儿子又有什么用,你儿子还是个小孩,空有一个赵王的头衔,不能办大事呀。
不过,这件事,也引起了吕后的警觉,她也意识到,赵王刘如意,也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必须同时除掉。
于是,她以太后的名义,把刘如意召到了皇宫。
刘盈是个仁慈之人,他明白母亲叫刘如意来的用意,因此,他始终和刘如意同吃同住,让吕后没有机会下手。
有一天,刘盈早起出去玩射猎,刘如意是个小孩,贪睡,就多睡了一会儿,被吕后派人直接给勒死了。
除掉刘如意之后,吕后又对戚夫人下了狠手,她让人砍掉了她的双手双脚,挖掉眼镜,割掉舌头,破坏喉咙,熏坏耳朵,把她扔到厕所里,做成了“人彘(zhi)”。
所谓“彘”,就是“猪”的意思,《山海经.南次二经》中说:“浮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
不仅如此,吕后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刘盈去厕所参观了一下,史书记载:
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史记·吕后本纪》
根据惯例,一般3天以上的时间,会称为“数日”,因此,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应该是活了3天以上。
同时,吕后不允许给她任何吃喝,正常人如果7天没有水喝,就会渴死,更何况戚夫人已经被折磨成那个样子,因此,她被做成人彘之后,应该存活了3-7天之间。
不得不说,吕后的心态,过于扭曲了。
15年后,吕后去世,她的吕家也遭到了“诛吕行动”,整个吕家被一网打尽,就连她立的小皇帝刘弘也被人给杀了。
彻底铲除吕家势力之后,陈平等人拥立刘邦的另外一个儿子刘恒继位,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刘恒的母亲,叫薄姬,一个出身低微又低调的女人,被刘邦临幸一次,就怀上了龙种,生下了刘恒。
刘邦去世后,因为她对吕后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吕后同意她去儿子的封地代国,因此,躲过了吕后的残害,也保存了刘恒这一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吕后和戚夫人俩人,明争暗斗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胜出的,居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薄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