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朋友经常说这句话,网上去查,还真有传说,除了故事以外,有没有人真的捡到或者挖到过金银财宝?
黉山,位于淄川古城东北十里处,是一座孤山,其高度有309.94米。这样的高度在一片坦荡如砥的平原上,一峰突起,像是擎天柱一般令人生畏。
黉山山顶部中间低,四周高,宛如一个聚宝盆。相传,黉山盆底下,藏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外面缠绕着三道紫金箍,每600年开山口一次。期间,有缘者可进入取宝,得宝藏者将会飞黄腾达。但有一点注意的是,切勿贪念,不然就会被困在山底。
很快,六百年的期限到了。在这一年的春天,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个白髯拄拐老爷爷,他逢人就说黉山就要开山亮宝了,谁家要是有十个儿子,他就可以帮这家人撑开黉山取出金银财宝。
当时众人见其疯言疯语,都不太相信老爷爷说的话。但是,老爷爷的一番话却被当地的一个富户听到了。这个地富户姓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财迷,他一听到老爷爷的话,十分心动。于是,张财迷让下人去请老爷爷到府上一聚。
老爷爷一到,张财迷很热情主动的邀请他上座喝茶,而后又摆设酒宴来款待他。酒过三巡后,张财迷对他说自己有十个儿子,愿意帮助他开山,随后又询问开山的方法。老爷爷喝的迷迷糊糊间,一听到张财迷有十个儿子后,也十分地高兴。
他从腰间取出一粒高粱种交给张财迷,并嘱咐张财迷要把这粒种子种在黉山南坡,黑白守护,适时浇水,要连续七七四十九天。等到第四十九天的夜里,当公鸡打鸣三遍后,黉山就会张嘴开山。到了黎明时分,张财迷就得及时砍下高粱,用高粱来支撑山口。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可以进去取宝。
说完后,老爷爷就辞别而去了。而张财迷得到了开山的方法后,整个人都很激动。虽然张财迷有十个孩子,但是只有九个男娃,最后一个是女儿,但为了凑足十男,他是把自家的女婿也算了上去。
张财迷得到高粱种后,一刻也不想耽误,他来到黉山的南面把高粱种子种好。几天后,高粱种子就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幼苗。为了不让人发现异常,张财迷亲自日夜守护和浇水。尽管每天都很疲惫,但一想到四十九天后就能取宝,整个人的精神都很兴奋。
第四十九天后,看着落山的太阳,以及眼前那一丈多高的高粱,张财迷越想越高兴。很快,他的九个儿子和女婿也提前赶了过来,每个人的眼睛都紧盯着黉山的底部。很快,当公鸡打鸣三遍后,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黉山裂开了一条缝隙。
紧接着,一阵耀眼的金光从山缝里亮起来。一见到这亮光,张财迷便迫不及待地砍倒高粱,用其撑住山口,而后十一个人便急忙忙地冲了进去。进去后,只见里面尽是金银珠宝,样式尽有。
张财迷从里面找到一个金宝盆,不断地捡起地上的金豆往里装。而他的儿子们在争夺一匹金马驹,女婿则是背起了一个金子做的姑娘。突然,山缝外响起一声巨雷,金马驹一跃而起,冲到了山口外,形成了金马店村。
儿子们看到金宝驹不翼而飞后,又去争夺金牛和金磨;女婿在背不动金姑娘后,想叫岳父来帮忙。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婿刚叫了一声岳父,外面撑住山口的高粱秆便断为两截。一见此,张财迷大叫一声不好,连呼快跑。
但可惜的是,儿子们还沉迷在争夺金宝众,而女婿也舍不得金姑娘,张财迷抱着金宝盆还没跑到山口,便见山口嘭的一声闭合了。最后,张财迷等人都被埋在了山底里。
这就是黉山的金银财宝传说,但真让人感到黉山是宝的,除开这个传说外,还有很多。譬如,黉山的文化底蕴。黉,说的是古代的学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便隐居在黉山,并在此建书院、讲学,授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都曾在这里求过学。
在汉朝时,经学大师郑玄见黉山神奇钟秀,也曾在这里建书院授徒,弟子有数千人。到了清朝时,邹家村的富户陈士隆为供民间子弟无力读书的人上学,便在郑玄书院的旧址上创建义学,称为“翼经书院”。
可以说,黉山一带文风兴盛,历代出过的人才很多,称得上黉山一宝。
此外,黉山虽孤峰突起,但山周围地势平坦,进山很方便。这么一个大山,植被茂盛,里面的动物很多。而在古代,进山容易且猎物多,这就为古人的狩猎提供便利,不易饥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是为黉山二宝。
最后,黉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有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玉皇阁、仙姑庄,以及郑康成庙等。每年的三月十八和九月九日两次庙会,善男信女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是为黉山三宝。
也正是因为如此,黉山方才有了“打开黉山,山东无穷汉”之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