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商务车蛮好啊。
我开了别克GL8,又开了丰田汉兰达,经过2年相处,百感交集,终于明白了MPV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了,5大缺点让人难以接受,奉劝想买MPV的人要三思,只有接受了不足,才能买车不后悔!
随着二孩政策开发以后,无论是车企还是市场,都对7座车型寄予厚望,多座位的设计成为家庭刚需,传统5座车型难以满足出行需求,在有限的条件下,逼于无奈不得不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从这两年MPV的销量来看,确实推动了MPV市场。
但相较于SUV和轿车体量终究还小,因为价值观的差异化,对7座SUV和MPV的理念混淆,及市场没有足够好的MPV车型,认为7座SUV要比MPV更有优势的大有人在,SUV更好的通过性、车身流线型及动力都更好。
至少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认为的,可经过这两年用车发现,7座SUV在本质是由5座加装而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设计缺陷的,三排座椅不仅单薄还窄,更是缩短后备箱载物空间,谁选择乘坐都是焦虑。
而MPV是原生的7座车型,它是从旅行车演变而来,集于大空间、舒适性、功能性的两厢车,相比于7座SUV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点“舒适”,如果轿车承载的是激情,SUV强调的是通过性,那么MPV则承担了生活与实用,符合家庭用车需求。
但是,尽管MPV优点很多,甚至直击家庭刚需需求,依然有不少人不太愿意买,这主要是它的缺点同样很多,有的甚至盖过了它的优点,不是所有家庭都适合MPV车型,但7座SUV却几乎掌握了刚需密码。
丰田汉兰达和别克GL8我都开过较长时间,对7座车型有较深的感触,为了让大家能够深刻了解MPV,下面我将结合用车感受进行具体分析,告诉大家为什么一般家庭用车不买MPV的原因,希望能给想买MPV的人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优点:乘坐舒适、门槛低,照顾老人小孩是刚需
乘坐舒适性与便捷性我想是MPV设计初衷,尤其是它较低的门槛,加上侧滑门较大的开口,减小老人小孩上下车困难,并且对十月怀胎的孕妇也是福音。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相信在老龄化严重和开放三胎政策的当下,都有家人乘坐车不方便的经历,尤其是上下SUV和轿车,SUV由于门槛较高,车门开度受限,腿脚不便的老人容易一脚踩空,而轿车虽然底盘低,但向后靠的座椅加上车门开度,导致老人上车容易下车难。
这就会导致老人坐车有抵触心理,吃劲的爬上车刚缓过神了,可能又要费力的下车;而对于孕妇来说,同样较低的门槛及开度较大的车门,能够让她轻松的上下车,并且宽泛的空间及舒适的座椅,更是加分项。
尤其是它那宽敞的空间,即使与SUV相同尺寸,它的第三排也有足够空间施展,是坐不再是蹲,别克GL8在这方面就做的面面俱到,2+2+3的设计让第三排出入自由,在保证每排座椅足量尺寸后,还余量不少灵活空间。
无论是头部或腿部都较为宽泛,座椅的柔软度都比较不错,尤其是它那可变性的布局,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作为调节气氛的润滑剂,享受头等舱式的风情,更容易舒缓孕妇身躯。
试想一下,“家用车”的概念是什么?当然是以家用为中心点,首先需要考虑家人用车需求,才会更好的提供便捷舒适环境,如果有老人和孕妇却买辆SUV,口中还嚷嚷着为方便家人,这显然偏离了家用的初衷,方便、实用、广泛性才是家庭用车基础。
缺点一:MPV市场定位模糊,没有适合普通家用车型
虽然在政策开放后,各车企借着这层东风,先后推出不少MPV车型,例如传祺GM6、比亚迪宋MAX、吉利嘉际等,但对于要求品质的消费者而言,似乎有形但未走心,有点“半吊子”的感觉,在舒适性与空间上,远比不上同类GL8、奥德赛等车型。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下,在目前MPV的可选性上是不是存在产品布局缺陷,便宜的体验感太差,舒适性好的又太贵,在20万级别以上的车型中,独有传祺M8、别克GL8、艾力绅和奥德赛独占鳌头,而10-20万左右的车型几乎还是空白。
10万以下唯有五菱宏光一家独大,但它并不能称之为MPV,只是长得像MPV的“工具车”,根据2019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报告显示,国人在选择车型区间普遍集中在12万以下,而在12万以下的MPV车型中只有25款,而SUV有多达150款以上。
在这个价位中面对更多选择性车型的轮番上市,有的消费者发现MPV也并不是那么刚需,买SUV可能还会更经济,并且舒适性较好的MPV落地都在20万左右,普通家庭承受不起。
在12万左右的热销MPV车型中,有五菱凯捷Victory、东风菱智、别克GL6、上汽大通G50等车型,虽然价格便宜,但它能够正真体现MPV优越性的地方不多,座椅不宽敞、乘坐舒适性比较一般、便捷性及静谧性都表现的不尽人意。
甚至部分车型与由5座加装而来的“伪7座”都相差无异,选择这部分车型的大多数只是为生活的用途性广,既能载物又能载人,例如我表叔买凯捷Victory的初衷就是平时摆地摊能拉不少货,偶尔多载几个人。
因此,家用不买MPV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价格昂贵或便宜的看不上,不能作为正真家庭用车,没有一款做到价位适中还能兼顾舒适性的车型,市面上看到的MPV绝大部分成为了商务用车,所以在选家用车道路上退而求次更愿意选择合适的SUV。
缺点二:MPV价格贵,还普遍不如SUV耐撞
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不容忽视的环节,MPV虽然能承载一家人出游,但安全性却是最让人不放心的,25%偏置碰撞从未赢过,在中保研官网数据显示,测试两款MPV,两台车都得到“P”较差的成绩,在特定环境下表现都如此逊色,实战中让人后怕。
与测试过的轿车和SUV相比,几乎都是垫底,包括不少人认为不太有参考意义的中汽研,它测出的22款MPV车型中,能够拿到满分的也几乎很少,也就是说不管是充值与不充值的测试结果中,MPV都得不到好脸色,在发生事故中不耐撞,影响安全性。
为什么大多数MPV碰撞测试都禁不起考验呢?并说“第三排是留给仇人坐的”。
其实这和MPV结构性车身设定有关,虽然MPV看似比轿车魁梧,用料比轿车都要多,理应安全性比轿车强才对,但事实还真不如此,往往一次事故就能暴露出它的不足。
可以把MPV和轿车看做近似正方形和梯形的断面形状,用几何知识得知,正方形稳定性不如梯形和三角形,由于MPV为承托更多空间,设计的又高又大,重心较高故增加了侧翻风险,一旦侧翻车顶和侧面最薄弱的地方最先受到冲击,正方形易发生形变。
相比之下轿车即使侧翻,梯形在翻滚时,从几何图形中它的稳定性要更好于正方形,如果MPV车顶和侧面受到力矩冲击,结构性形变比较大,那么会导致车顶塌陷,骨架侵入乘员舱,加大生存风险。
在碰撞中别看MPV体型大,故认为能占优势,其实它的先天性结构已经为它决定了,从力学角度出发,在经受碰撞时最先受力的是前防火墙,发动机舱形成溃缩区,然后由纵梁传递给A柱和整个车身进行缓冲。
但由于MPV车身前部缓冲区较短,加上A柱相对垂直,导致受力不均,更加大了主机厂对整车抗扭刚度和强度的研发,在发生碰撞时,讲究的是人离得越远越好,而MPV恰恰相反离得更近,在有限的缓冲区下,容易造成驾驶员受到直接伤害。
而第三排座椅的安全性从结构上比前排还不安全,对于一些紧凑型MPV来说,甚至与后窗玻璃隔得很近,在历来碰撞测试中,追尾都不敢测试,在较大的碰撞中第三排乘客绝对是凶多吉少。
包括炒到上百万的埃尔法它也同样如此,虽然不能用很差来形容,但尾部至少不安全,而别克GL8在25%偏置碰撞中就已经被踢出局,B柱入侵车厢太多,驾驶员躯干受到较大冲击,就连作为MPV中的排头者都是如此成绩,MPV还有安全的吗?
对于10万级MPV来说,在碰撞测试中更是经不住考验,而在被动安全上,车身结构缺陷可能是因为MPV市场体量小,致力研发费用与实际用车不相符,在这方面有所缺失,但侧气帘、膝部气囊我想应该配备,以此减少顾虑。
既然作为家用车,抛开实用性我认为最应考虑的就是安全,一家人出游几乎是常事,MPV由于先天结构性缺陷,而后天的被动配置又有所缺失,造成了不少人考虑家庭用车时,首先排除MPV。
缺点三:MPV动力差,油耗高,开起来还没面子
因为MPV是由面包车或商务车的角色进入大众视野,普及程度并不高,方方正正的外形,车轮还比较小,和SUV相比有些头重脚轻是的视觉,不少人认为,只是装修过稍微高级一点的“面包车”,其本质依旧没有变。
开起来似乎动力还不怎么好,油耗反而直线上升,以我开的别克GL8来说,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通用的9AT变速箱,这套2.0T放在当下的产品序列里面,动力都是足量的。
放眼看去别克家族同款发动机,百公里加速都在7秒左右,即使昂科旗它也拥有充沛的动力,驾驶过两次,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很有信心,可这套发动机放在MPV上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既不会给你过量的动力冲击,但也不会让你觉得深踩不走,只是够用。
这主要原因也都来自MPV自身设定原因,除非改变结构不然改变不了现状,MPV车身大自然重量也不轻,别克GL8的整备质量几乎接近2吨,如果满载7人乘坐,也会加大载重量,使得MPV提速不快,深踩油门还有些迟钝,偏弱。
加上MPV的外观为扩大车内空间,设计的较为方正,必定也舍弃了风阻系数的考量,一款设计精良的轿车,它的车身都极具流线型,车身面积越大,迎风面积也会越大,故油耗增加。
当汽车时速达到80km/h的时候,有60%的油耗将用来克服风阻,而每降低10%的风阻系数,将至少节约2.5%的油耗,因此MPV的外形不仅增加风阻增加油耗,而且还形成阻力降低加速性能,别克GL8的百公里综合油耗10升左右,市区可达12升以上,来往加油站比较频繁。
最重要的是,当你拥有MPV后发现,其实在大多数工况下,根本用不到,想买MPV可能也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感觉需要,平时5座车也很难坐满的大有人在,更别说还多出两个座位了。
根据某期刊关于国内平均家庭规模的家庭结构预测上有讲到,国内平均家庭规模基本处于1-3人/户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连5坐都比较难坐满,即使如今开放二胎政策,如果要全家出游的几率也比较小,基本是偶然发生。
试想一下,如果普通家庭,用20万左右的预算买一辆在他人眼中的“面包车或商务车”,知根知底的可能知道这是品味实用,而在不懂的人眼中就是廉价,在国人眼中面子基本放第一位,而开MPV并不能获得面子感的慰藉,总有种司机的感觉。
并且抛开座位多、空间大、舒适性强,这也几乎是集中在第二排,驾驶员是体验不到的,只有部分人感到舒服,何况在多种情况下后排可能没有人,开着20万动力弱,提速不快,油耗还高,毫无操控的MPV,心理恐怕或多或少会感到不值。
选择一辆空间还过得去,动力还不错,安全性还不错,又不失操控性,并且同样也可选择7座作为应急的SUV可能会是普通家庭更愿意的事情,只有那些事业有成在品味生活的人,可能会为了舒适与享受,购买一辆作为备用车。
缺点四:MPV底盘低,通过性一般,除了市区代步,无法享受旅行带来的惬意
为方便乘客上下车,抵消高重心带来的不稳定,MPV的离地间隙通常都做的比较低,甚至与轿车相当,加上MPV拥有最长轴距,别克GL8达到3088mm,导致通过性受限容易托底。
普通人买MPV我相信也许是家里刚需车型才会考虑,刚需车那么就应该适应全场景,很多人买车都会憧憬的能够带一家老小出游看山看水,可现实与想象终究有差距。
如果仅是城市代步接送老人小孩,除了油耗高、操控性不好以外,通过性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稍微走一些非铺装路面,MPV就招架不住了,尤其是逢年过节或旅行去到乡下。
别克GL8的最小离地间隙是143mm,在同级别中居中水平,去年我就遇到这也的窘迫,载着一家老小回乡下,由于要经过一段非铺装路,看着前面轿车也能轻松驶过,加上过年乡下最容易堵车,不由得鼓起勇气跟着压痕走。
底盘被磕的唰唰响,最后在路中央托底了,车轮连续打转,怎么加大油门也起不来,最后在周围找来不少树枝增大摩擦系数,打起千斤顶,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开了出去,浑身都是泥泞。
所以对于家庭唯一辆刚需车来说,必须考虑到全地形的用车环境,虽然能承载一家人,但较低的底盘通过性也会使得家人陷入苦恼中,虽然目前普及水泥路越来越多,但仍有不少地方还会受限,普通刚需家庭应该更注重经济性和适应性,MPV可能并不是最好选择。
缺点五:停车困难,还容易被借
MPV更多用车场景我认为还是商务性质的比较多,毕竟有专职司机,车身大、盲区多,在城区开起来需要较强的驾驶技术,尤其是对女性驾驶员是一种考验,加上现在城区停车困难,MPV有需要一定尺寸的车位才能容纳,导致把MPV作为唯一一辆车代步,这就会导致车位难找,还不容易停进去。
尤其是像我们小区车库,楼层较低,并且车库内承重梁多,有的地方左右两根柱子,中间夹一个车位,问题是还不宽敞,一次隔壁邻居朋友开着MPV进车库,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车顶直接被挂的哗哗响,柱子又太多,稍不注意又擦挂了。
其次MPV不仅乘坐难,而且还容易被借,目前由于MPV在很多人看来开着没面子,价格还不便宜,开出去都感觉是专职司机,都不愿意买,导致偶然次需要的时候,又发现缺少什么,被别人借走或被人叫去当司机几乎是常事。
尤其是小长假,朋友、亲戚纷纷来电,旁敲侧击的打量要不要出去旅游,一旦松口说假期没安排,几乎都是车不用吧!借我几天带家人出去走走,你那车座位多还宽敞,由于自身也比较爱面子,只要张嘴,也拉不下脸说不,三番五次的我也逐渐学会了拒绝、说谎,最后传言都说我装大。
最重要的是把车借去,永远不知道爱惜,底盘刮伤、车漆划痕,反正就是可劲造,还车时还不客气的说,你洗车的时候抛下光就好了;更多的时候尤其是走亲戚,由于是乡下,通常都是几家人约好一起出行,这就会导致如果刚好超载1人是装与不装又陷入两难。
买MPV本来是为了让家人更舒适,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可能是我内心比较狭隘,可把自己平时磕着碰着的心疼万分的车,让别人不当回事,所以大家都明白,MPV多两座是好事,但并不是一定用得到,被人借走还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讨好,所以MPV嘴巴里说着好,其实真要买的人比较局限。
写在最后
其实MPV在如今大环境下,对于有需求的家庭第二辆车是值得考虑的,对于舒适性及便捷性方面他比SUV和轿车都有优越性,但也仅此而已,如果是普通家庭刚需车,只考虑到能多载人,那么这种思维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并不需要,只是觉得有优越性。
国内大部分仍是普通家庭,20万以上级别车型虽然舒适性较好,但价格昂贵经济性不佳,而10万左右的车型仅多座位而已,既然买家用车就应该面面俱到,如果家有三胎或二胎那就真需求,但最好把安全考量首位;只是觉得偶尔需要,我认为7座SUV可能会更适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