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比如他要是不出走你们说他愚忠,或者走到一半回家,被杀了,又是愚忠,继续往西走部下都逃跑了,越走人越少,不是必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老陶说的没错。

石达开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归附于太平天国的势力,背靠这颗大树。

他可以类似于刘备背靠刘表,或者壬辰倭乱时朝鲜背靠大明。

也就是说,他最低程度作为盟友性质,同太平天国同进同退,但千万不能完全脱离,甚至互相为敌,不然就死定了。


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洪秀全操纵韦昌辉一伙杀了杨秀清和他的部署,又杀了石达开全家,差点干掉石达开,确实大家翻了脸。

但最低程度,洪秀全和石达开都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满清。

石达开后来的所作所为,是不同洪秀全玩了,试图自己拉杆子开辟另一个天国。

但是,太平军本来实力就是有限的。


最初成功达到南京是,太平军其实只有四万兵力,都是沿途长征过来的军人,战斗力较强。

但随后北伐折损了2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兵。随后连连征战,虽连续击败清军,自己损失也很严重。

到了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兵力虽多,骨干老兵却所剩无几。而新兵大多是强行征召入伍的,很不可靠,战斗力也非常弱。

也就是说,就算洪秀全和石达开两军回合在一起,未必能够对付得了清军,更别说各自为战。

石达开宣称自己有十多万大军,其实通过他军内并没有什么名将就可以看出,真正跟他走的人并不多,应该只有几万人,而且战斗力还不强。

之前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军一路北上伤亡惨重,五个王死了两个王,但大体还算顺利。

这不是说太平军很强,而是清军太弱,无论八旗兵还是绿营都是垃圾,能打硬仗的极少。

但经过太平军这一路北上的作战,各地民团乡勇都组建起来,战斗力同之前是完全不同了。


相反,太平军实力却有所下降,主要兵员素质差了很多。当年北上期间,太平军官兵都是叛逆谋反,被生擒也是死路一条,只能拼死杀敌。况且老家广西也回不去了,只能拼命打一片新天地。

现在很多太平军都是强行征召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的普通农民,压根就不想打仗,寻机就逃走。

所以,宝庆战役石达开用了主力部队,连续攻打宝庆长达2个多月。

面对小小的宝庆,就是打不下来,太平军最终战死8000人,受伤很多,48名将领被俘,元气大伤。

宝庆战役预示着石达开几乎必然灭亡。


在缺乏稳定根据地的情况下,就必须有一支强悍善战的军队,可以打下一个根据地。

但现在石达开脱离洪秀全,又不愿意和旧部为敌,也就没有稳定的根据地。

靠武力去打?

以宝庆战役的太平军战斗力来说,已经不能保证击败清军。

至此,石达开已经无法在湖南站住脚。资料中这么说:石达开在湖南转战五个半月,虽然初期攻势凌厉,但未能攻占祁阳,武冈,没有后援基地,更没退路,终至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士兵因长期作战而疲惫不堪。入湘后大量招募的天地会成员,根本不耐苦战,一战即溃,甚至不如左宗棠在湖南新募集的兵勇善战,原不能和训练有素的湘军匹敌,这时宝庆会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能被迫游走,进入广西最终进入四川。


石达开本来就想要占领四川,开创新局面,但此时他根本就没有称霸四川的实力了。

此时石达开军力已经很虚弱,在广西遇到地方民团武装,作战也很不顺利。比如,庆远德胜镇附近的牛岩山寨,经常袭击太平军小股部队,前后杀害二三百人。而集结大军逐个扫平山寨,又极耗费时间精力。

1859年12月,石达开派了1万多人,次年元月才将牛岩寨啃下,结果只歼灭了五六百名团练。

这种情况下,石达开内部发生分裂。


其实,很多官兵对于石达开脱离太平天国,本来就是很不满的。

当时走的时候,很多旧部不愿意同石达开一同离开。

一开始,诸如杨辅清之流直接同石达开划清界限,接受洪秀全指挥。要知道,杨辅清是杨秀清的族弟,同洪秀全本来有大仇,此刻也选择回去了。

此次到了非常困难时期,朱衣点等将领更是直接脱离石达开,“万里回朝,共匡王室”。

拉走的石达开部队,也有数万人,最终在江西铅山河口与由湖北回师的李秀成会师。

由此, 石达开兵力越来越少,到大渡河覆灭时只有5000人而已。


石达开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他犯了很多根本上的错误,而且实力也太弱了。

其实,今天看来,如果石达开只是盘踞南方几个省份一角,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顾自己实力,擅自四面游走不断作战,只能加速灭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