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学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先后发掘的许多猿人遗骨和遗物化石,可以看到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大约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北方的气候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茂密的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老虎、豹子、狼、熊等野兽,在山林间出没。那时候,还有犀牛、大象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大型野兽,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工具。猿人们用木棒、石块打击野兽,后来他们又学会了把木棒、石块削尖,加大了对野兽的杀伤力。虽然这些木棒和石块都比较粗糙,但是毕竟是人工制造过的工具。
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打猎,猎取食物;还用这些简单的工具采集野果,挖掘一些植物的根茎吃。由于工具太过简陋,他们获取的食物就很有限,因此靠个人的能力很难生存下去,就只好过着群居生活。他们共同劳动生产,共同对付猛兽的袭击,这种人群就叫做原始人群。
原始人白天狩猎或者生产,晚上需要睡觉休息。他们开始是住在山洞的的,和其他的野兽一样,靠着山洞遮风挡雨。这样,洞穴就成了原始人最早的居住环境。最典型的是“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可以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小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有了骨针,他们就可以把兽皮缝制成衣服,可以蔽体遮羞了。这个时期的原始人就不再是赤身裸体了。
原始人住在洞穴里,有时也难逃野兽的侵袭。他们经过观察,发现鸟儿在大树上做窝,野兽不会爬树,鸟儿就十分安全。这样,原始人就学着鸟儿,在大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大树上造起一座小屋子,这样一般野兽就无法伤害到他们了。
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构木为巢是原始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摸索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是一个人交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再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火。火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吃到熟食。开始是大自然的火把一些野兽烧死了,人们捡到品尝后,发现被火烧烤了的动物更好吃,味道更香、更鲜美,就尝试主动用火烧烤食物。
后来,他们又学会了把火种保存下来,又发明了人工取火,即“钻木取火”和“敲石取火”。他们又选择了一个人代表着这种发明创造,这个人叫做“燧人氏”。
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人们又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样不但可以打到地上的猎物,就连天上的飞禽、水里的游鱼也都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人们捉来的飞禽走兽有不少是活的,他们一时吃不了,就把活的动物饲养起来,留着以后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代表饲养、打猎、结网的发明者的“伏羲氏”,也叫“庖牺氏”。
渔猎时期过了不知多少年,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有人偶尔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发现了野谷子长出苗来,又长成了更多的颗粒。于是,人们尝试着大量种植起来。后来,他们又发现耕过的地,产量更大,就开始用木头制作了耕地的工具,开始耕种土地,种植五谷杂粮。人们把发明种庄稼的事情用一个人来代表,他就是“神农氏”。传说,神农氏尝遍了各种野草和野果,发现了各种野果、野草的毒性和治病救人的功能,发明了中药。
这样,经过一段时期,人们的群居生活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的祖先的后裔,就形成了氏族。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氏族社会了。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了部落,大家开始建造房屋居住。
人们在房屋的外围筑起一道围墙,以阻挡野兽的袭击,就出现了院子。后来,人们又在一个部落的所有房屋外围筑起一道高墙,以抵挡敌人的进攻,就形成了村镇,也是城的雏形。
人类的居住就经历了:洞穴、树巢、窑洞、房屋、楼房这些阶段。
不同的阶段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踏步前进、日新月异,我们的居住也开始追求:舒适、豪华、安全、环保、健康。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有的劳动者都能够住得上称心如意的房子。
想想原始人生存的艰难困苦,想想他们战天斗地:在风雪中、在寒冰上用木棍猎取海豹的镜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一时的困难怨天尤人更不能无病呻吟。一时的职场不顺,一时的挫折和困难算得了什么?失业和下岗又算得了什么?难道我们的自食其力能力还比不上原始人吗?最后,我想起了一首诗,就用来收尾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