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第一代泸州大曲的时间,以及泸州大曲2001年的老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324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发明“甘醇曲”,自此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前身)问世;1425年,第三代传承人施敬章发明了洞藏酿造技艺,进一步完善了泸州老窖大曲酒的酿造技艺。
16世纪70年代,第六代传承人舒承宗传承定型了泸州老窖酿造技艺,使得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到大成阶段。
泸州老窖发源于中国酒城四川泸州,“浓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国大型白酒上市公司(深交所股票代码000568)。
其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酿制技艺2006年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称“双国宝单位”,旗下产品国窖1573被誉为“活文物酿造”、“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
基础信息
传承
“城以酒兴,酒以城名”,自元代郭怀玉酿制泸州老窖大曲酒开始,经明代舒承宗传承定型到新中国发展壮大,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传承至今已有23代,泸州老窖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
1959年,国家出版了酿酒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成为我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标准的制定者,酒界泰斗周恒刚先生亲笔题写了“浓香正宗”。
荣誉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泸州老窖1619口百年以上酿酒窖池、16个酿酒古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一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2012年相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另外,自元代传承至今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第一窖”的题字是在1997年,时任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同志闻香而至,在了解了泸州老窖的生产、喝到泸州老窖酒之后说:“今天我看到的是中国酿酒行业的NO.1”而且由此认定它是唯一的,所以挥毫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第一窖的珍贵墨宝。
各位嘉宾,您现在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生产现场的外墙上有一幅全场79米的大型石刻浮雕图,79在泸州方言中有吃酒的意思,所以泸州人又把它亲切的称为,吃酒图。它详细的记载了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这便是您能够听到的历史。酒以城名,城以酒兴,泸州自古就被称为酒城,而酒业,从古至今都是泸州最重要的产业经济支柱之一。
早在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泸州酿酒技师郭怀玉就发明了著名的“甘醇曲”曲药,以此酿造了泸州第一代大曲酒。这是中国有文字资料记载以来关于大曲酒最早的记载,从这时起中国白酒告别了“小酒”进入“曲酒”时代。
到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泸州第二代酿酒技师施进章改进了前人的酿酒技术,发明了以泥窖发酵酿酒的形式,去除曲酒中燥、辣等成分生产了第二代的泸州大曲,并且通过便利的长江水道销售到全国各地,所以泸州大曲在当时就已经闻名全国了。
时间到了明代万历元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公元1573年,泸州著名的酿酒作坊“舒聚源”的创始人改进了前人的生产工艺,生产了第三代的泸州大曲,也就是我们现在喝到的泸州大曲的雏形。而酿酒用的窖池被我们不间断地使用到了今天,也就是泸州老窖所拥有的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到现在已经连续使用了436年时间的国宝窖池。在这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泸州老窖的国宝窖池从来没有间断过使用,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泸州老窖之后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到清代早期,由于著名的”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 从广东移民到泸州的温姓商人见泸州山清水秀人美,于是决定定居泸州,并且收购了前面提到的“舒聚源”酿酒作坊,他们将自己的酒作坊取名“温永盛”,寓意永远兴盛的意思,继续经营泸州老窖。而泸州老窖在“温永盛”的带领下也有了新的面貌。1915年温氏家族第十二代传人温筱泉先生带领泸州老窖参加了美国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一举荣获金质奖章。从此泸州老窖这样的民族工业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收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在石刻浮雕图的尾声您还能看到三块奖牌,这就代表了泸州老窖在上个世纪荣获的最具分量的三块奖牌。第一块是1915年获得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第二块是在1990年泸州老窖荣获了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块是在时隔八十多年后的九十年代,泸州老窖再次荣获巴拿马金奖,使得泸州老窖成为全国同行业中唯一前后两次荣获巴拿马金奖的名酒企业,当然也见证了泸州老窖“四百年国窖飘香 九十年金牌不倒”的美誉。
泸州酒史:泸州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不少关于泸酒的记载与传说。
在泸州市博物馆中陈列的一只陶制角杯,经考证系2000年前秦汉之际,专供宴饮宾客之用。
1983年,泸州市郊出土的第8号汉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中,两巫师高举酒樽,昂首相对,证明泸州当时不仅有酒,而且已懂得“酒以成礼”。
唐代诗人郑谷,在他的《旅次遂州将之泸郡》诗里写道:“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所谓“荔枝春”,就是以荔枝为主体香成份的酒。
宋人编成的文献通考记载,公元1077年以前,赵宋王朝每年征收商税锐额在十万贯以上的郡、州,全国26个,泸州就是其中之一。
泸州每年征收的酒税在1万贯左右,占地方商税收的十分之一。
酒税的征收数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泸州酒业的兴盛。
在泸州酒史上,宋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泸州人已掌握了烧酒制法。
当时的大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发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质等方面,都与今天泸州酿造的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就是今天泸州老窖大曲的前身。
宋代大酒的出现,为泸州酒业的进程揭开了新的篇章。
然而泸州酒文化的宋代遗存,却在长期的蒙古定蜀战争中遭到破坏。
直到明王朝的建立,酒城泸州又开始了新的发展,这个新发展结果之一就是使当代的泸州人拥有了现存最完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具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的泸州老窖窖池。
泸州老窖陈列馆里,珍藏着一只乳白色筒形粗瓷包装酒罐,上写“三百年老窖”,背有“豫记温永盛酒厂”的款记。
据温氏11代传人温筱泉先生回忆:同治8年(公元1869年),温家九世祖温宣豫从泸州舒聚源酒坊购得十口陈年老窖池,酿制三百年老窖大曲。
这一包装证明了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已有三百年老窖大曲的名称出现。
而据此称今天的泸州老窖大曲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应是合理之说。
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来泸州一天,就留下了“城下人家水上城,衔杯却爱泸州好”的绝唱。
城内旧有牌坊,署有:川南第一州。
其繁富可见一斑。
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金奖,即称誉世界。
1916年,朱德随蔡锷起兵讨袁,驻防泸州,戎马之余,与温筱泉等人结成振华诗社,留下了“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的爱国诗句。
在这里朱德就把泸州命名为“酒城”了。
今天的泸州老窖以其“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饮后尤香”的风格,驰名中外,成为我们珍贵的民族遗产,被誉为酒中泰斗。
1952年在全国首届评酒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与茅台、汾酒、西凤酒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酒,以后在历届全国评酒会上,都蝉联国家名酒称号,被定为全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
1996年11月,泸州老窖池群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酒类行业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永载史册的国宝窖池,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窖”。
当远方的宾客来到泸州,一定会沉醉在泸州老窖的芳香之中,身不由已地闻闻酒之香,观酒之色,带着好奇和渴望倾听酒的故事,享受这久远文化蕴味。
泸州因老窖闻名于世,老窖以美酒传于后人。
泸州大曲酒史:据泸州出土文物考察,泸州酒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这可从泸州出土的汉代陶角酒杯、汉代饮酒陶佣以及汉代画像石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上得到证明。
宋代,泸州以盛产糯米、高粱、玉米著称于世,酿酒原料十分丰富,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代也出现了“大酒”、“小酒”之分。
所谓“小酒”是指“自春自秋”,酤成即的米酒。
这种酒,当年酿制,无需(也不便)贮存,由于谷物原料品质的差异和曲药质量的高低以及酿师工艺水平、酿造时间、温度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价格上出现了几十个档次。
所谓“大酒”,就是一种蒸馏酒,《酒史》的记载可以知道,大酒是经过腊月下料,采取蒸馏工艺,从湖化后的高粱酒糟中烤制出来的酒。
而且,经过“酿”、“蒸”出来的白酒,还要储存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即史称“侯夏而出”,这种施曲蒸酿、储存醇化的“大酒”在原料的选用、工艺的操作、发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质方面都已经与泸州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是今日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前身。
宋代的泸州设了六个收税的“商务”机关,其中一个即是征收酒税的“酒务”。
泸州“酒务”每年征收的酒税占地方商税总额的10%,庶民百姓不受朝廷酒禁的严格限制,可以自由酿酒发售。
可见宋代泸州酒业的规模大大超出了文献的记载。
元、明时期泸州大曲酒已正式成型,据清《阅微堂杂记》记载,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泸州也酿制出了第一代泸州大曲酒。
据说一个叫郭怀玉的酿酒师傅制了干纯曲,由小曲变大曲,改制了曲药中的含燥、辣和苦涩的成分;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的施进章研究了窖藏酿酒。
现在唯有可考究的为明代万历年间的舒聚源作坊窖池,距今也有430年历史,它就是利用前期以酒培植窖泥,后期以窖泥养酒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微生物通过酒糟层层窜入酒体中而酿造出净爽、甘甜、味醇厚丰满的泸州老窖酒。
该糟房留传下来的窖池即是现在尚在使用的1、2、3、4号泸州老窖明代老窖池。
第一代泸州大曲的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泸州大曲2001年的老酒、第一代泸州大曲的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