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不过这份遗诏并不是原创的,正式版本的遗诏是雍正即位三天以后才向全国公布的。这也是雍正得位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所在——伪造康熙遗诏。
康熙驾崩的第二天,雍正命令隆科多“起草”遗诏。隆科多自己一个人编写了《康熙遗诏》的草稿,经过雍正审阅以后,再交给内务府、翰林院会同“修改”。诏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都是些废话,大概意思是:先是康熙自我夸赞一番,然后在列举了一下自己的功绩等等。
第三部分才是遗诏最核心的内容:
例如:“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與制”。
雍正剧照
不过由此可见,康熙的遗诏并不是康熙写的。遗诏是隆科多补写的,胤禛那也是亲自参与了遗诏编写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康熙、也不能怪雍正,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的遗诏都不是皇帝本人写的。
最早的篡改遗诏三人组:李斯、胡亥、赵高
试想一下,皇帝们哪个不想长命百岁,身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的话,专权和享受都来不及,谁会想着搞遗诏。
一般都是在皇帝快不行的时候或者已经快死的时候,口述遗诏罢了。这样一来,那是负责记录的大臣们往往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作了。
顾命大臣们一般会拿着自己创作的遗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铲除异己;
即位的皇帝们又会拿着遗诏甚至篡改遗诏来标榜自己得位的合法性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康熙死后的遗诏并不是原创的,同时也就并不能通过遗诏就此认为:雍正就是康熙最满意的继承人了。
纵观康熙一朝,除了康熙的各种功绩被人津津乐道以外,恐怕关于皇位的争夺战也是一个巨大的看点了。
事实上,康熙还在世的时候,各位皇子们就开始觊觎皇位,展开了各种明争暗夺了。表面上那是风平浪静的状态,暗地里那可是波涛汹涌的存在。
康熙二十多个皇子中,参与皇位争夺的主要有九个人:大阿哥、二阿哥(太子)、三阿哥、四阿哥(雍正)、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史称“九龙夺嫡”。
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一开始的时候,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这三人,年纪最大、资历也最老,他们那是拉帮结派互不相让;
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与雍正是亲兄弟),这几位支持八阿哥,被称为“八爷党”;
十三阿哥支持四阿哥雍正,被称为“四爷党”;
其实康熙时期,有一个阿哥那是早早的就貌似胜出了,这就是:二阿哥胤礽。
他是康熙第一位皇后赫舍里的儿子,由于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死了,所以康熙把对赫舍里的爱就转移到了胤礽的身上了。
不过这个胤礽后面的表现实在不咋地,外加上他的外部靠山索额图(胤礽的外公)又倒了。
于是乎,康熙一朝两次废立了太子。第一次废了胤礽太子之位以后,没多久就立了起来。
不过在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从此黯然的度过余生了。
大阿哥一看机会来了,结果自告奋勇的让康熙去杀了太子。这一下把康熙彻底的激怒了,被无比重感情的康熙彻底的排除了继承人序列了。
三阿哥剧照
这期间三阿哥发现战斗实在是太激烈,自己也毫无胜算可言。于是乎就自我退出了皇位争夺战了。
八阿哥剧照
下面就是:八阿哥集团和四阿哥集团的巅峰皇位争夺战了。
八阿哥胤禩是所有皇子中,名声中比较好的一位。他出生比较低微,生母是个奴婢出身,所以从小就不被待见。
不过胤禩奋发图强,化悲伤为力量。胤禩练就了文武全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是比较靠谱的,当时人称“八贤王”。
不过最终这位八贤王倒在了两只“死鹰”上面了。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前往热河巡视。八阿哥胤禩本该前往随行的,但是由于是生母忌日,所以中途就去祭奠母亲去了,没有亲自随行。
八阿哥就派了一个老太监去跟康熙请假。谁知道,那个太监带了两只将死的老鹰送给了康熙。这一下,康熙彻底的震怒了,认为八阿哥胤禩是在诅咒自己快死。
最后康熙发了狠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已绝。这样一来,胤禩也就基本提前出局了。
这次的“死鹰”事件,也被称为康熙朝的一件谜案。不过我认为:八阿哥应该是被冤枉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干,他也不傻!
八阿哥出局以后最大的赢家就是四阿哥胤禛了。本来十四阿哥也有点机会的,可是就在十四阿哥在外征战的时候,老皇帝康熙突然身体就不行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快七十岁的康熙因病住进了畅春园。
十一月初九,因为冬至快到了,康熙命四阿哥胤禛到天坛去代自己举行祭天大典。
往后的故事就很简单了:胤禛每天都去康熙那里请安,去服侍一番。
到了十一月十三日的时候,康熙的病情突然恶化了。后来的故事就是康熙“口授遗诏”让雍正即位的故事了。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选择雍正呢?如果按照后来遗诏的内容来看的话,无非是:四阿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骄不躁;康熙交代的事情办的不错等等。
其实我认为康熙最后把位子传给雍正的原因很简单:
一是,雍正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提前出局了;
二是,康熙生病的时候,雍正夜以继日的服侍有可能打动了康熙;
三是,雍正也还算靠谱,这也可以从他后来当了皇帝以后的所作所为看出来;
四是,据说雍正的儿子乾隆,康熙是很满意,估计也有点爱屋及乌的意思在里面。
那么康熙心中的接班人到底是谁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了,反正大阿哥、太子(二阿哥)、三阿哥、八阿哥肯定都不是了。
我觉得康熙在最后时刻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好,谁来接班的问题。一是,康熙肯定不会承认自己快要死了;二是,康熙自己取舍也很难。
我觉得康熙心中最靠谱的接班人应该是两个:一个就是雍正了;另外一个应该是雍正同父同母的兄弟,十四阿哥胤禵了。
雍正继位以后,对大清朝的继承人制度进行了改进。雍正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
这个模式很简单:皇帝在位的时候,偷偷的先选定接班人,然后亲手写两份诏书,一份自己带着;另外一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
万一皇帝死了之后,由皇室宗亲以及大臣们共同开启。这样就基本避免了,无限扯皮的情况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