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娶弟妹杨氏。


李世民可以大胆放心地纳了弟弟李元吉老婆杨氏,但对于哥哥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李世民不敢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经过十分惨烈地激战,李世民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派人控制了李渊的人身自由。

李渊为了自保,开始巴结李世民,他将全部罪责推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身上,还下令将国家大事全部委托给李世民,李世民因此没有把他怎么样。

李世民在掌握最高权利之后,便开始疯狂屠杀,他下令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各自的五个儿子全部杀掉,并杀掉了太子府和齐王府一些属臣及数百名亲,并将所有财产充公。

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其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斩草除根,避免留下复仇的隐患。

但对于两个兄弟的女眷,李世民展示出了自己仁慈的一面,他只是下令将两个兄弟的女儿全部削去宗籍,所有女眷罚没到宫中为奴。

当然了,这只是初步处理结果,为的就是稳定住局面。


玄武门之变两个月之后的9月3日,李渊正式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称帝,并开始正式处理两个兄弟的女眷,但他最终纳了杨氏,而没有纳郑观音,这是为何?

一、李世民为何要纳李元吉的老婆杨氏,杨氏的结局如何?

杨氏的身份其实不简单,她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属于是皇室成员。李元吉去世的时候杨氏只有二十四岁,由此推测,她当时的年纪应该不超过二十四岁,推测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

根据史料推断,李元吉的五子五女中,至少有一子一女是杨氏所生。因此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杨氏亲眼目睹了儿子的被杀,这对她来说实在太过残酷。

起初,杨氏与几个子女被罚没到宫中为奴,居住在狭窄拥挤的宫殿中,待遇就如同宫女一样。

诚周于造次之间,行满於危疑之地。

但在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他追封李元吉为海陵王,封杨氏为海陵王妃,几个女儿也都被封为县主,待遇也得到了提升

不过,杨氏和几个女儿既然都有了封号,那么她们就将出宫居住,因为继续待在宫中已经不合适了。

但由于李世民看上了杨氏,为了将其留在宫中,他便想了个办法。


李世民对外宣称,自己想将李元吉几个年幼的女儿留在宫中抚养,为了更好地照顾这几个孩子,就让海陵王妃在待在宫中帮忙。

因此,杨氏不得不继续留在宫中,她表面上是在养育女儿们,实际上是在服侍李世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人。

李世民的这个做法对杨氏是很残忍的,因为谁愿意服侍自己的杀夫仇人呢?但杨氏没得选,如果不从,她和几个女儿就很难生存下去了。

对于李世民而言,将弟弟的老婆据为已有并不是件光彩的事,那么他为啥要这么干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01,极有可能是杨氏美貌,让李世民无法自拔。

据记载,李元吉年轻时镇守并州的时候,十分荒淫无度,他不许百姓晚上关门,为的就是方便他随时进入百姓家中,干一些淫猥的勾当。


可以发现,李元吉其实是个好色之徒,但自从他跟杨氏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胡闹了,而是专情于杨氏,两人的感情也一直还不错。

杨氏之所以可以拴住李元吉,原因不言而喻,不外乎杨氏貌美而又贤惠,让李元吉对她无法自拔。

同样的道理,杨氏进入宫中之后,李世民时常可以看到她,想法难免就多了些,于是产生了霸占她的想法。

02,拉拢杨氏族人,获取政治资本。

隋朝虽然灭亡了,但是杨雄的许多后人可还在朝中任职。

就比如说杨雄七个儿子都是朝中官员,特别是杨恭仁和杨师道,他们都是有着公爵头衔的高官,并且都娶了李渊的女儿为妻,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势力,是足以左右朝局之人。

因为李世民是通过政变登基的,所以他登基后根基并不稳固,非常需要收拢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如果赦免杨氏并将其留在宫中居住,也算是给足了杨氏家族面子了,这对于李世民坐稳江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甚至还有可能将杨氏族人变成自己的铁杆亲信。

在整个贞观时期,杨氏一族很多人都对李世民十分忠心,杨恭仁和杨师道也都成为了李世民的肱股之臣,为贞观之治立下了不少功劳,这或许跟李世民纳杨氏有一定关系。


那么,杨氏的最终结局如何呢?

据记载,李世民与杨氏胜过一个孩子,名字叫做李明,大约出生于贞观八年之后,是李世民的第十四子。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改封李元吉为巢王,杨氏也因此成为巢王妃。杨氏虽然是王妃,但李世民曾打算立杨氏为皇后,但被魏征所阻止。

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乃止。

或许是李世民太过于宠爱杨氏,以至于要立她为后,但魏征却将其比作是战国时期一个即淫且荡的女人,言外之意就是说是杨氏在勾引李世民,让李世民名声受损。

李世民最后被魏征说服,最后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杨氏也失去了唯一一个转正的机会,一直到她647年去世,李世民都没有给她任何名份,还不让她陪葬在昭陵。

所以说,杨氏一辈子还是挺惨的,当了十几年的情妇,还要背负让李世民辰赢自累的千古骂名。

二、李世民为何不纳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郑观音的结局又如何?

相比于杨氏是隋朝皇族,郑观音的家族就没那么高贵了,但依然不可小觑,因为她出自于荥阳郑氏,一个从在汉朝时期就是名门望族的家族。


郑观音出生于599年,与李世民岁数相当,但比李建成小十岁。

614年,唐国公李渊做主让李建成娶了十六岁的郑观音。那时候李建成虽然已经有几个老婆和子女了,但为了加强政治联姻,李建成还是娶了郑观音。

两人结婚之后,郑观音曾生下至少一个儿子,但很早就夭折了。

宣武门之变之前,李建成的子女尚有五子五女,最年长的一个孩子只有十一岁,不清楚其中有没有郑观音的亲生女儿,但她却是这些孩子的嫡母。

李建成和五个儿子相继去世之后,郑观音曾带着几个女儿在宫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她整日独自哭泣,显得十分悲伤。

贞观元年,李世民暗纳杨氏,但并没有纳郑观音,这是为何?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01,郑观音对李建成感情太深,李世民无法得逞。

郑观音这个名字是她的父亲郑继伯给她取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郑继伯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或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郑观音也十分笃信佛教,这就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和婚姻。

就比如说,郑观音对李建成的感情十分忠贞,李建成去世之后,他终日悼念亡夫,一直持续到她去世。

因此,像郑观音这样一个对爱情如此坚定的人,她内里只有李建成一人,别人是没有任何可趁之机的,如果李世民非要逼她就范,那么她极有可能选择去死。

再者,李建成去世的时候,郑观音已经二十八岁了,这个年纪在当时可不小,在容颜上或许比不上杨氏,李世民不喜欢她也是有可能的。

02,李世民不愿意轻易得罪荥阳郑氏。

隋唐时期,有七姓十家之说,是的就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名门望族,其中就包含荥阳郑氏和陇西李氏。

在唐朝建立之前,陇西李氏的排名并不高,反而是荥阳郑氏的排名更高,因为荥阳郑氏从西汉到唐朝一直人才辈出,可谓是星光璀璨,名震天下。

到隋唐时期,荥阳郑氏在朝为官者十几人,具体到李世民继位之后,也有郑元寿和郑善果等高官。在整个唐朝,荥阳郑氏为宰相者十几人,为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者那就多到数不清了。


因此,出自于荥阳郑氏的郑观音,李世民不敢轻易得罪,如果惹恼了荥阳郑氏,再搞出几个乱子来,那李世民可就不好收拾了。

而且荥阳郑氏也是李世民要重点拉拢的对象,他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这么做。

所以,李世民纳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可以,因为她出自于弘农杨氏,是投降过来的前朝统治者集团,也不是七姓十家之一,李世民不但不用忌惮,反而可以起到拉拢的效果。

但郑观音可就不一样了,李世民如果纳了她,首先郑观音不肯,其次她的家族会认为这是丑事而反对,如果李世民强行这么干,可就要得罪荥阳郑氏乃至其他八家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么,郑观音的结局又如何呢?

郑观音大约在宫中待到了贞观二年,这一年因为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并将儿子皇子赵王李福过继给他当儿子。


李建成的家眷因此受益,郑观音被允许出宫居住,她的几个女儿也都被封为县主,跟她一起去宫外居住。

郑观音出宫之后居住在哪儿,已经无从得知了,但应该是生活无忧,毕竟有李建成的爵位在就有朝廷的供养,她家的日子不至于过不去。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心结再次打开,追封李建成为皇太子,这就意味着郑观音的待遇再次提高,不但可以以太子妃自居,生活福利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不仅如此,对于郑观音和杨氏的几个女儿,李世民也都妥善安排,将她们都嫁给了朝廷官员,而且是以公主的礼仪出嫁的。

不过,郑观音其实一直很伤心,她十分思念李建成,整日悼念亡夫,还时常以泪洗脸。

但郑观音的寿却很长,一直活到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死于洛阳长乐门,死后与李建成合葬在一起,享年七十七岁。

也就是说,郑观音在李建成和儿子们去世之后,还活了近五十年。

在这五十年间,郑观音的女儿们前后嫁人,好几个女儿还死在她前面,所以她经历了太多白发人送黑发人,也过了太长时间的独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郑观音的几个女儿还算是孝顺,经常会接她到家中居住。郑观音晚年生病之后,就住在幼女归德县主家中,死后也是从她家出殡的。


总结一下: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及其儿子都被李世民杀掉,他们的女眷境遇则各不相同。

郑观音受到了较好的待遇,最后高寿而终。最惨当属杨氏了,她侍奉了李世民十几年,还生下一个儿子,最后不但半点名分也没有,并且还背上了不该有的骂名。

历史上成者为王败者寇,女人则是男人的玩物和牺牲品,大概就是如此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