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马抗不是马超的孙子,而是马超的堂兄弟,马抗的父亲马冀是马超父亲马腾的哥哥,所以马抗实际上与马超是平辈关系。
其次,不是马抗去了亚美尼亚还领导了独立战争,做这件事情的是马抗的子孙。
不过马抗携家带口去了亚美尼亚,以及后代领导民族独立战争这件事倒有可能是真的,在中国以及亚美尼亚的典籍里都有相关的记载,特别是《亚美尼亚史记》里的记载十分详细。
马抗生活在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东晋人孙盛生活的时期离马抗不远,因此他在《蜀世谱》中的记载可信度较高,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马超从弟岱,字伯瞻,腾兄翼之子也。父翼入许为北军中候,后还凉州,凉州乱,将亲族数十西入。岱弟抗,随翼西入,或至西海。”
这段话前面说的是说明了马抗与马超、、马岱之间的关系,后面则告诉我们马抗后来确实是往西边逃亡了,而这里的“西海”实际上就是今天的里海。
《亚美尼亚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马米尼科扬家族大约在220年代来到亚美尼亚,到了公元4世纪初,马米尼科扬家族开始在这一带兴起,他们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总督。
后来,马米尼科扬家族带领亚美尼亚人民反抗波斯人,其中的杰出代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曾经带领6万士兵对抗波斯30万大兵,打败了波斯人对亚美尼亚人宗教渗透的计划,取得了民族独立,被称为民族英雄。
随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亚美尼亚自治总督,都出自马米科尼扬家族。
亚美尼亚至今还有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勋章,还给他建立了骑马舞刀的铜像,以此几年这位来自中国的民族英雄。
据说米科尼扬家族的祖先来自中国,其始祖即为马抗,马抗为躲避追杀,带领族人先逃亡到波斯。
当时波斯处于苏珊王朝,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十分喜欢马抗,本想把马抗留在波斯,可是随后追杀马抗的中国皇帝放话给他,要他叫出马抗,否则兵戎相见。
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想得罪来自东方的大国,却又不愿意就这么失去一员猛将,于是就让马抗逃到波斯的属国亚美尼亚去,也算是曲线救人。
就这样,马抗一行历经坎坷,来到了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了马抗,马抗及其家族于是就在亚美尼亚定居下来。
一开始,马抗及其家族作为外来的流亡人员,地位并不显赫,后来为亚美尼亚立下赫赫战功,被国王赐姓马米科尼扬,还将达隆省分封给马抗,马氏家族就转变为马米科尼扬家族,成为当地十分重要的一个家族。
波斯苏珊王朝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在位的时间大概在公元226—241年左右,在时间上来推算,这与马氏家族被曹操诛杀、灭族,马抗出逃的时间相差不多。
此外,在《亚美尼亚史记》中,还专门对马米科尼扬家族(也就是马抗家族)有介绍。
其中有一处是这样描述的,一位亚美尼亚国王告诉自己的王子,马米科尼扬与亚美尼亚王室一样值得尊敬,他们的祖先抛弃了自己土地的王权,来投奔我们的祖先”。
第二处是马米科尼扬家族的成员告诉亚美尼亚国王,马米科尼扬并不是亚美尼亚王室的附庸,二者的地位平等。(马米科尼扬家族)是来自东方的国王的后人,他们为了逃避战乱栖息留在亚美尼亚。
所以,东汉末年马抗带领家族向西部逃亡,经过波斯最终在亚美尼亚落脚居住,并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马米科尼扬家族。
经过家族几代人的努力,马米科尼扬家族成为了亚美尼亚的举足轻重的家族,并领导了亚美尼亚人的民族独立战争。
公元七世纪之后,波斯国灭亡,阿拉伯和拜占庭等帝国兴起,亚美尼亚作为一个小国,只能在这些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随着国家的衰弱,马米科尼扬家族也慢慢走向了衰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