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西瓜的栽培原理是什么?不知道的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
无籽西瓜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加倍为四倍体,然后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然而,三倍体西瓜的卵不能发育成种子,因此被称为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含有剧毒)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 (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体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花的子房而成为三倍体果实,因其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因而称为三倍体无籽西瓜。
1.种子、松散西瓜品种和砧木选择。无籽西瓜选用正康3号、正康4号、丰乐1号、丰乐2号等品种。砧木可以是南瓜、南安珍1号等,在无籽西瓜生产中不要使用未经试验推广的砧木。
2.繁殖地的准备。育苗基质可采用以下配方:1.3砂、土肥和优质菜园土,每次过筛混合,每立方米土壤加磷酸二铵300g。这不仅可以保证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而且可以使幼苗在嫁接过程中平稳运行并带来更多的须根。
3.种植时间。由于育种需要大约10天才能愈合,因此播种比西瓜常规育苗早10天左右,即播种前50天。
4.浸泡种子并剥皮。选择和晒伤的无籽西瓜种子在55℃的温水中浸泡,并持续搅拌。当水温降至30℃时,种子浸泡6.8小时。南瓜种子层厚,吸水慢。种子浸泡时间为24,36小时。在此期间,应擦洗两次,并用清水更换。
由于无籽西瓜种子的种子层较厚,尤其是脐部较厚,而且籽仁不饱满,很难发芽,必须破壳才能顺利发芽。最简单的“裂开”方法是,清洗并干燥浸透的种子,将肚脐放在上门牙和下门牙之间,轻轻咬合,这时你可以听到“咬”的声音。
5.细菌。将无籽西瓜种子和带碎壳的砧木种子放入恒温电热毯或盒子中,以促进发芽。温度控制在33.35℃,保湿透气。24.36小时后,如果种子芽长0.3厘米,就可以播种。
6.播种。砧木和幼苗的播种取决于整育方法。由于无籽西瓜种子的发芽势较弱且形成缓慢,播种应不同于普通二倍体西瓜。采用引种法时,砧木应比地上部提前3-5天播种,采用近接法时,地上部应比砧木提前7-10天播种。采用紧密连接的方法密集播种根茎和枝条;将砧木插入营养钵中播种,然后密集地播种幼苗。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浇水,并将发芽的种子以约15厘米的距离播种到地面。如果在营养钵中播种,在浇水和渗透后,钻一个1,5厘米的孔,将1.2厘米深的种子放入碗中央,并将1.2颗发芽的种子滴入孔中。无籽西瓜上部土壤力较弱,土壤不宜太厚,约1cm;根茎被土壤覆盖约2.5cm。所有畦播结束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持热量和水分。
7.播种后给药。无籽西瓜从种子萌发到子叶挖掘需要较高的温度,白天控制在30.35℃,夜间控制在25℃以上。如果床温低,出苗时间长,幼苗薄而黄。砧木温度要求稍低,白天28.32℃,夜间20.25℃。如果幼苗拱起土壤,及时移除塑料薄膜。出苗后通风降温,白天22.25℃,夜间18.20℃,防止幼苗监控,提高下胚轴的健壮性。
在挖掘无籽西瓜幼苗时,子叶通常被种子壳牢牢夹住,种子壳很难自行脱落。因此,有必要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手动“移除”盖子。最好在第一次通风前和种子壳仍然湿润时取下盖子。
种植方法:当砧木的真叶外露,果穗的子叶展开时,是嫁接的适当时机;当茎的第一片真叶暴露(指腹大小),砧木的子叶变平,真叶暴露时,这是嫁接的适当时间。
以上是小编今天的分享。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