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弘股份退市命运或难逃。截至昨天收盘,公司股价报0.82元/股,连续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按照规定,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交易所有权终止中弘股份上市交易。那么,股票退市了散户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吧。中弘股份退市或成定局按照“关于股票市值的退市指标”规定,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证券交易所应当终止其上市交易。中弘股份已经连续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考虑到涨跌幅不超过10%的涨停板限制,即使10月18日公司股票涨停,股价最多只能涨到0.90元/股。因此,中弘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或已成定局。针对可能的退市风险,中弘股份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我们在想办法,在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弘股份因此退市,将成为A股市场首只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而退市的股票。
我很早就提出过一个观点,低价股搞个缩股就行了,例如10股变5股,1元变2元就行了。企业有扩张当然也有收缩,这太正常不过了。现在弄了个不合理规则,造成市场哀鸿遍野,拍拍脑袋瓜儿就能够决定市场规则的砖家们,还真是让人很无奈。不说中弘,说说低价股的逻辑。2、低价股的逻辑。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某某股票价格已经很低了,买一些放长线可不可以?他们买低价股的理由,就是便宜,以后上涨空间大。我们按照逻辑推理,来分析一下低价股。首先,低价股,通常是股价跌的最多的。股价跌的多,说明基本面出现了恶化。基本面恶化,会进一步引起抛售,影响股价,会跌的更多。股价低,带来的质押风险,股东抛弃的风险,企业经营就会更加困难。这是恶性循环啊,除非是逆天操作,否则最终走向退市之路,才是大概率事件。按照这个推理,那么股价越低,风险反而越大。逻辑真是超级简单明白,但还是很多人觉得低价股空间更大,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脑瓜儿整天在想些什么。
如果说上周还只是海航系资本濒临寒冬,那么从1月22日开始,海航系或许正式开启了过冬模式。2017年11月28日至2018年1月22日,海航系已有六家上市公司相继停牌。1月22日,A股开盘,没停牌的海航系股票集体大跌。其中海航基础、海越股份两股跌停,海航创新大跌9.75%,海航投资和东北电气跌幅均超3%。同时,海航系公司的债券价格也出现剧烈波动。海航集团国际2019年到期的美元债一度下跌4.2%至84美元,创史上新低;2021年到期的债券一度跌3.3%至79.5美元,也接近历史低点。1月23日,海航系更是再度遭遇股债双杀。此前并购风生水起,连续3年荣登世界500强榜单的海航系,为什么突遭如此危机?海航系会变成下一个乐视系么?当庞大的上市集团面临垮塌的风险,普通股民的利益又由谁来保障?疯狂扩张海航系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公司的频繁并购。比如说,市值38亿港元的海航实业就曾以76.9亿港元收购新加坡物流供应商CWT。
会的。老揭我认为,2018年地产股会继续保持强势。实际上你看2017年,强势的地产股都在我国香港上市。2017年,恒大地产、融创都翻了5倍,碧桂园也翻了2倍多,而且谁的杠杆大,负债高,谁就涨得最好。反观A股,2017年地产股整体是偏弱的。先看地产指数,2017年整体涨幅仅仅6.51%地产板块去年11月下半月大盘调整以来,就一直很强势,比较逆势。进入2018年,地产股一马当先,第一个交易日,就领涨两市,这让我想到了去年年初的保险股,去年年初也是保险股一马当先,后来谁能想到,保险股全年大涨,中国平安都翻倍了。今年我的感觉,年初做地产的资金,就是去年做保险的资金。首先,地产股去年绝对涨幅落后,譬如龙头万科,去年涨幅55%,和恒大,融创动不动就翻5倍差距太大,其次,地产股的绝对估值不算高。大家可以看下全国地产目前PE低于30倍的上市公司其中跳蓝的是三大地产龙头,万科,保利、金地。
100万的资金要求对房源的选择限制还是较大,但是这几个区域不是没得选择,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这几个区域目前房价较为稳定,性价比也较高。首先,说说武清,武清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临近京津城际,距离首都北京仅15分钟车程,到天津站也只有15分钟,加之到天津票价降价,4号线又在论证阶段(虽然成功率较低),是两边上班族较为较为理想的购房位置,尤其对于北漂一族来说,北京昂贵的房价难以承担,但又不愿意放弃优越的资源条件。个人认为武清对于北京上班一族的购房需求优势要高于燕郊,首先价钱的优势,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交通方面个人觉得比燕郊要为方便。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武清是个长线选择,自16年那波疯狂上涨后,投资客手中的房源还没来及出手,限购政策的实行,止住的上涨趋势,同时先后有远洋,路径,恒大等一众品牌房企入驻,使武清住宅品牌力大为提升,目前武清房源较为充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